游客
题文

“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之处有
①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③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④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过历代的发展和损益,到明清时期已经与他原来的学说形成了巨大的差别。然而,孔子的地位却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A.文人需要孔子作为精神领袖 B.统治者需要孔子学说作为统治工具
C.儒家学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D.社会需要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这句话的反映的是

A.政论思想 B.教育思想 C.伦理道德规范 D.为人处事的标准

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孔子以“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的紧迫感期待出仕为官,主要是为了

A.重振没落的家庭 B.实现礼乐社会
C.掌握国家统治权力 D.显示自己渊博的学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