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初,莫斯科郊区的农民科洛夫把自己生产的粮食运到附近的一个集市上出售,结果被处以罚款,粮食也被没收。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 A.科洛夫逃避了应缴的税额 |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实行余粮收集制 |
| C.科洛夫出售了集体农庄的粮食 |
| D.斯大林模式下禁止商品自由贸易 |
下图是苏联和东欧国家对不同地区出口数额比例示意图。这种变化突出反映了
1938年 1953年
| A.“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 |
| B.二战中苏联、东欧国家损失更为惨重 |
| C.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 |
| D.斯大林体制阻碍苏联、东欧经济发展 |
和解是一个进程, 是各方在共同努力下, 创造性地实现冲突的转换。著名和平学家约翰·保罗·莱德里奇( John Paul Lederach) 认为: 和平、真相、正义、宽恕是和解的核心要素。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和解的重要里程碑。中日关系最重要的基础是
| A.日本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 B.日本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 C.日本政府追随美国 | D.日本对侵华战争深刻反省 |
图为某时期我国公开发行的宣传画,从中可知
①中苏关系破裂
②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③文化大革命已经发动
④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成员国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观察下面《1949年与我国建交的国家地区分布示意图》,这一示意图说明
| A.建国初期,我国全方位外交取得辉煌成就 |
| B.社会主义国家是新中国外交的唯一主体 |
| C.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新中国初期外交发展 |
| D.中国坚持“一边倒”的外交战略 |
有学者指出:“17世纪正是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开始改变人类的认识和思想的时期。”此时“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主要归功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 B.文艺复兴运动 | C.启蒙运动 | D.工业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