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可以得出下列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和东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主要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
③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历经了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④向西方学习呈现了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的特点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待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
| A.孝、廉的选官标准 |
| 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 |
| C.科举考试的办法 |
| 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 A.世卿世禄制 |
| B.察举制 |
| C.九品中正制 |
| D.科举制 |
中国历史悠久,凭着相当完整的官僚体系,才能维持整个国家的运作,其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专断的,但也有例外,下列哪一朝代中央政府的运作是通过协商,而具有“集体领导”的性质
| A.秦汉三公制 |
| B.隋唐三省制 |
| C.宋代三司使制 |
| D.元代的中书省制 |
为解决“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中国历代统治者采取了许多措施。下面关于历朝限制丞相权力的说法,存在明显错误的是
| A.为了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汉武帝频繁任免丞相 |
| B.汉武帝破格选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形成“中朝” |
| C.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以此分割和限制相权 |
| D.宋代废除丞相,为减轻帝王工作压力,设三司使 |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这首诗揭露的是哪一制度的弊端
| A.科举制 | B.察举制 | C.九品中正制 | D.行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