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美国在十年内实现登月,并要求国会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国会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批准了肯尼迪的要求。这表明( )
A.“分权与制衡”原则被破坏 | B.美国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
C.冷战局势助推了美国科技发展 | D.欧共体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
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l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
下图是甘肃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
A.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 |
B.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西北地区 |
C.中国的农业开始确立铁犁牛耕的模式 |
D.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 |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近代以来,中国相继发生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其反映的基本趋势是()
A.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
B.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
C.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
D.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
马克思说:“克利斯提尼的新制度撇开了以氏族和胞族为基础的四个旧部落。代替的是一种全新的组织……此后不再是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而是奴隶和自由民之间的对立。”材料表明“新制度” ()
A.扩大了雅典公民的民主权力 |
B.保证了所有雅典人参与国家决策 |
C.缓和了贵族与平民间的矛盾 |
D.极大提高了雅典公民的参政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