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 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主要 |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出封建土地制度 |
一位外国人前往某城市旅行,搭火车要先取得通行许可证明,才能买车票;到了目的地,看到满城尽是脚踏车;在路边摊买烧饼时,摊贩向他要粮票。这位观光客见到的景象最可能在
A.1919年的上海 | B.1936年的南京 | C.1955年的香港 | D.1970年的北京 |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1952年到1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①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②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③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④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
A.①③ | B.①②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洛克菲勒家族在1964年持股比例为13.5%,现在则以不到40亿美元的资本控制了3000多亿美元的资产。资料显示,日前股份公司的资本控股比例约为5%,被人称之为“有效的控制”。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二战后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 B.二战后“人民资本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
C.二战后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趋势 | D.二战后资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
以下是1850—1990年间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对此评述有误的是
A.美国内战(1861——1865)后其经济实力迅速上升 |
B.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削弱其经济实力 |
C.二战中大发战争财使其经济达到最高峰 |
D.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实力下降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兜售繁荣》一书中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代人时间里,美国经济就像是一种魔力经济。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美国普通工人的实际收入、普通家庭的实际收入、人均消费等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翻了一番。但在1973年,魔力消逝了。”“魔力”是指
A.自由放任 | B.国家干预 | C.科技进步 | D.知识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