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冀鲁边区河间、青县、沧县等地转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1940年春天,回民支队开往深南一带(河北省衡水市深县以南),在石德铁路沿线与敌周旋作战,率领回民支队在康庄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回民支队取得伏击战的胜利,对其作用评价恰当的是( )
| A.有利于缓解根据地严重困难的局面 |
| B.反映了党正确领导下整风运动的积极影响 |
| C.反映了少数民族对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 |
| D.体现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军民基本的运动战,不放松有利的阵地战的方针 |
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 A.增加财税 | B.多安置官吏 | 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
| A.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 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
| 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 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
周朝最高等级乐是六舞,其中《云门》、《大咸》、《大韶》、《大夏》是黄帝到禹时所作,被称为“文舞”,而《大濩》和《大武》分别是汤、武所作,被叫做“武舞”。这种分类的最佳反映是
| A.从重神事到重人事的早期政治发展趋势 | B.礼乐到周朝时始发展为治国工具 |
| C.血缘宗族关系成为基本政治关系的演化痕迹 | D.中国社会从小康时代过渡到大同时代 |
下列关于关贸总协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关贸总协定主要目的是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 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
| B.《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单边协定 |
| C.《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
| D.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
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 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 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
|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 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