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日寇扫荡华北,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在冀鲁边区河间、青县、沧县等地转战,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威震冀中平原,有“攻无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之誉。1940年春天,回民支队开往深南一带(河北省衡水市深县以南),在石德铁路沿线与敌周旋作战,率领回民支队在康庄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回民支队取得伏击战的胜利,对其作用评价恰当的是( )
A.有利于缓解根据地严重困难的局面 |
B.反映了党正确领导下整风运动的积极影响 |
C.反映了少数民族对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 |
D.体现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军民基本的运动战,不放松有利的阵地战的方针 |
西汉时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
A.人定胜天 | B.君权神授 | C.无为而治 | D.民贵君轻 |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为此,他向汉武帝提出:
A.天人感应学说 | B.君权神授学说 | C.独尊儒术建议 | D.崇尚法制主张 |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A.儒、道、墨、法 | B.墨、儒、法、道 |
C.法、儒、道、墨 | D.道、法、墨、儒 |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说明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A.首相对内阁负责而不必对国会负责 |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
C.内阁拥有行政与立法大权,对首相进行限制与制约 |
D.首相和内阁成员中的多数可能来自不同的政党,因而相互牵制 |
18世纪时期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组织形式 | B.内阁与君主的关系 | C.成员构成 | D.权力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