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美苏的军备竞赛曾推动了航天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建造国际空间站时,美国又与俄国进行了合作。这一现象说明
A.社会制度是影响国际关系的根本因素 | B.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美俄矛盾逐渐消失 |
C.苏联解体后,俄国无力独立发展航天技术 | D.两极格局结束利于人类的共同利益 |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买家在拍卖会上拍得大量梵高、莫奈等西方一流艺术大师的作品,而且拍价屡创新高。与这一现象相关的是
A.印象派艺术开始得到认可 | B.日本经济繁荣 |
C.日本推行脱亚入欧政策 | D.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
二月革命时,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和影响还比较小,但到十月革命时它已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布尔什维克提出
A.推翻沙皇统治 | B.建设社会主义 |
C.“和平”和“土地”的口号 | D.不劳动者不得食 |
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政府各部部长对议会负责。这种情况最有可能出现在
A.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 B.确立分权制衡制后的美国 |
C.第三共和时期的法国 | D.19世纪末的德国 |
法律在古罗马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了民主制度的建立 | B.实现了各阶级的平等 |
C.成为欧洲很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 | D.稳定了罗马的社会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