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立法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1971年匈牙利代表团副团长在一次重大的国际组织大会上说:“2758号决议的通过纠正了一个存在已久的严重的历史性的不公正”,“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伟大中国的前进”该决议的核心内容是

A.中日邦交正常化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D.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材料中表述的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一大片”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的伟大转折,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是

A.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B.邓小平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
C.国家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D.中国已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