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3年,中国驻缅甸第一任大使姚仲明回国述职,周恩来对他说:“我们的对外关系中,有切身利害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华侨问题,一个是边界问题。我们同周边国家都有边界纠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为“解决好这个问题”,中国政府(    )

A.倡导召开亚非国家会议 B.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科学,主要在于其()

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
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D.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主要有:()
①德意志古典哲学 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③空想社会主义④科学共产主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都遇到这个难题,下列关于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处理这个难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大大减轻了阻力
B.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传,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大大减轻了阻力
C.两国都是利用皇帝的绝对权威,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化解阻力的
D.两国都通过思想宣传,积极发动社会民众参与,以减轻改革的阻力

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
C.进行社会风俗变革,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

“譬如: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乱。”这则有关戊戌变法的材料

A.表达了对百日维新的抵制
B.指出了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的根源
C.批评维新派脱离人民群众
D.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