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m个氨基酸组成的某蛋白质分子中有n条肽链,则此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与氮原子数至少共有
A.(m + n)个 | B.(2m -- n)个 |
C.(m + 2n)个 | D.(2m + n)个 |
大多数有机磷农药、蝎毒都属于神经毒素。其中有机磷能使分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酶活性受抑制,蝎毒的作用是能破坏膜钠离子通道,从而抑制动作电位的产生。据右图回答,如果分别使用有机磷或者蝎毒,引起的后果正确的是
A.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 |
B.使用有机磷,在a点给予刺激,c点保持静息电位 |
C.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b点释放神经递质 |
D.使用蝎毒,在a点给予刺激,c点产生动作电位 |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右图能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这种条件变化和激素分别是
A.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B.饥饿胰岛素 |
C.寒冷刺激生长激素 | D.气温升高甲状腺激素 |
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均可通过仪器测量。A、B、C、D表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变化,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
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