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70%.
(1)如图中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中的原因是: .
(2)如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肯定有 气体.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镁条还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和氧化镁.
【假设】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3)通过以上探究,你会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择可燃物的时候应注意: .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和盐酸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他用手接触烧杯壁时,感觉到烧杯“发热”。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这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请完成小题。.他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Cl、CaCl2
假设②:溶质为NaCl、CaCl2、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
实验现象 |
结论 |
假设③成立 |
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的理由是。
某同学在学完《分子和原子》后,对教材中的图3-8所示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请回答小题。.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
.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
(5分)下表是生活中某种常见金属X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 |
硬度 |
密度 |
熔点 |
导电性 |
导热性 |
延展性 |
银白色固体 |
软 |
7.9g/cm3 |
1525℃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将金属X投入盐酸中,有大量气泡生成。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推断金属X可能的一种用途。
⑵将金属X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⑶请自选试剂,设计实验比较金属X与Mg的活动性强弱。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假设成立,金属X的活动性比镁弱 |
(11分)小亮在做“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时,滴加盐酸前忘了加入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该中和反应进行的程度。于是他对所得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所得溶液的酸碱性
【提出猜想】所得溶液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性,还可能呈性。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
无色酚酞试液变 |
溶液呈碱性 |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
溶液呈 |
【分析与思考】
⑴若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使其呈碱性的离子是(填写微粒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小亮对所得溶液进行了如下处理: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然后过滤,把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得到氯化钠晶体,该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若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小亮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取样,加入碳酸钠溶液,若观察到,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方案二:取样,加入金属锌,若有所泡产生,则所取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无明显现象,则呈中性。
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按小王同学的猜想,进行下列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填写写表:
猜想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与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不反应可不写化学方程式) |
可能 是氢 氧化 钙溶 液 |
方案Ⅰ: 用试管取约2mL该溶 液,向其中滴加几滴 ____________溶液 |
_______________ |
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方案Ⅱ:(选用与方案Ⅰ 不同类别的其他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该溶液是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