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
|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
|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
|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
(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 |
| 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 |
| 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 |
| 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 |
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改革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断定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
| A.急功近利 | B.动摇不定 | C.反对变法 | D.软弱无能 |
有诗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君能令政必行。”这主要说明
| A.取信于民是商鞅新法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 |
| B.物质奖励是商鞅推行新法的重要手段 |
| C.奖励军功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举措 |
| D.奖励耕织是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北魏统治者为解决“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迁都洛阳 | B.实行三长制 | C.移风易俗 | D.实行均田制 |
商鞅变法实行按军功授爵,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赐爵制的开始 |
| B.使宗室贵族失去授爵机会 |
| C.宗室贵族仍可“衣食租税”,保留军籍 |
| D.使秦逐渐成为“虎狼之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