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
B.一五计划实行造成经济比例失调 |
C.牺牲农业追求社会主义工业化 |
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过急过粗问题 |
19世纪中期后,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的表述中准确的是
A.迈出了中国近代历程的第一步 |
B.促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 |
C.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入 |
D.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
B.在此影响下,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 |
C.中国人民把自己的命运和世界人民的命运联系起来考察 |
D.受此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被彻底颠覆 |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还有几种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对毛泽东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无论什么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 |
B.春天是指伟大新中国的成立 |
C.文学艺术学术思想可以自由发表 |
D.坚持百花齐放对社会主义发展有利 |
一位同学在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问题时写了下列观点,请你指出其不科学之处是
A.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
B.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
C.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
D.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方针和政策 |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 ‘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