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议论文阅读能力考查:
要学会关心自己
①初看这个题目你也许会觉得奇怪:关心自己?谁不关心自己呢?其实你错了。也许正如你所说,每个人都关心自己,但不一定人人都会关心自己,其间难免有人走入误区,所以今天我强调:要学会关心自己。
②关心自己的道理其实是浅显易懂,但如果仅仅是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角度来考虑的话,未免肤浅。的确,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很必要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智力、学识、文化以及在社会上的地位、对社会的贡献等等,这些难道不值得关心吗?如果对这些问题都不关心,而只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一个人又怎么能全面成长呢?可见,学会关心自己的确非常十分必要。
③要学会关心自己首先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除了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还要知道自己“欠缺”什么。这里的欠缺不仅是指在物质生活方面的匮乏,还有精神生活、道德品质、为人处世、学识文化等等各方面的欠缺。一个人欠缺。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欠缺的也各不相同,因此只有了解自己真正需要和欠缺的是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自己、完善自己。要知道“药到病除”的前提是“对症下药”。只有真正地了解自己,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才能说的上是关心自己,你才自己的关心才会有效果。
④要学会关心自己还要注意客观地评价自己,有褒有贬。如果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会过高地估价自己,盲目自满,丧失进取的动力。反之,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就会过低地估价自己,妄自菲薄,动摇进取的信心。关心自己的目的是要使自己在不断地自我发现和反省中驱恶扬善,不断进步,而不是在孤芳自赏中不断后退。
⑤同时,我们必须懂得学会关心自己和学会关心别人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学会关心自己决不是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社会是个大家庭,是由许许多多的人组成的。我们要在社会上形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好风气,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成为一个温暖、可亲的大家庭。目前,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人际关系似乎比以前“冷”了,这就更应提倡多关心别人。而我以为要关心别人首先要学会关心自己。我们不能设想一个连自己怎么关心自己都不懂的人会很好地关心别人。因此,我们要学会关心自己,才能更好地学会关心别人。
⑥现在你明白关心自己并不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了吧。当然要学会也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不断改正缺点,完善自己,使自己各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那么你的人生道路一定会变得更加宽广,更加有意义。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第②段中加点的“这些问题”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文章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第⑥段画线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会关心自己与学会关心他人这两者之间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人人都有最合宜的位置》一文,完成文后题目。(共12分)
人人都有最合宜的位置
周国平
①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不是看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是看自己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②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好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既然这个位置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能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据。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念,是因为我相信,上帝造人不会把两个人造得完全一样,每一个人的禀赋都是独特的,由此决定了能使其禀赋和价值得到最佳实现的那个位置也必然是独特的。
③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又殊不容易。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腾。尤其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人们往往竭尽全力去争夺名利场上的位置,甚至压根儿没想到世界上其实有一个仅仅属于自己的位置,而那个位置始终空着。
④我的这个认识,是在许多年里逐渐清晰起来的,现在可以说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我丝毫不怀疑,我现在所在的这个位置是最适合我的,因此,外界的诱惑对我发生不了什么作用。
⑤可是,若有人问我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位置,我好像又说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完全不能用学者、作家之类的职业来定义它。如果勉强说,就说它是一种很安静的生活状态吧。它基本上由两件事情组成,一是读书和写作,我从中获得灵魂的享受;二是亲情和友情,我从中获得生命的享受。亲情和友情使我远离社交场的热闹,读书和写作使我远离名利场的热闹。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生命和灵魂,在这两件事情中得到了妥善的安放和真实的满足,夫复何求,所以我过着很安静的生活。
⑥我当然知道,这种很安静的生活适合我,却未必适合别人。一定有人更适合过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他们不妨去叱咤风云,指点江山,一展宏图。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标准不是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选自《青年文摘(彩版)》2009年第12期)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为什么说“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又殊不容易”?


在作者看来,他现在所在的这个位置是最适合他的,这个事例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阅读分析题
吴仪会见世卫总干事谈中国非典情况及台湾问题
本报日内瓦5月18日电记者吴云报道: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吴仪今天在此间会见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吴仪积极评价世界卫生组织为促进全球卫生合作所做的有益工作,并全面介绍了中国防治非典型肺炎的情况。她强调指出,中国领导人和中国政府把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将抗击非典作为各级政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迅速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疫情得到了一定控制,今天全国发病人数已降至28例。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反复。我们正在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务求防治工作全面胜利。吴仪对世界卫生组织多次派专家到中国指导防治工作表示感谢并指出,尽管还面临不少困难,但我们有决心和信心,依靠科学技术和人民的力量,在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国际社会的支持下,最终战胜这场灾害。中方欢迎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建立非典研究基金的建议,愿意积极参与。
吴仪还向布伦特兰介绍了中国中央政府关心台湾人民健康福祉、积极促进两岸卫生交流与合作的情况。她说,海峡两岸中国人民根连根、心连心。岛内发生非典疫情,中央政府十分牵挂。我们多次邀请台湾卫生医疗专家到大陆考察交流并向他们提供了最新研制成功的非典检测试剂。事实上台湾获得卫生信息的渠道是畅通的,两岸合作交流是密切的。在两岸人民同舟共济、共战非典之际,台湾当局借非典大做政治文章,提出以观察员、“公共卫生实体”或“公共卫生当局”名义挤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世卫组织,其目的是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这是乘人之危,在道德和法理上都不能被接受,也有悖于联合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和原则。
布伦特兰表示,世卫组织高度评价中国政府为防治非典所采取的有力措施和所做的大量工作,对双方的合作感到满意。非典的蔓延使我们大家都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性。台湾问题在近几年的世卫大会都得到了解决,我们不愿看到这个问题影响我们集中精力讨论处理世界卫生组织的重大问题,也不希望这种无关问题干扰我们讨论非典问题。
文中划线句子中的“今天”指______________,“此间”指_______________。
吴仪与布伦特兰的谈话主要内容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第2小节“这是乘人之危”,“这”指代什么?“乘人之危”的危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这则新闻,归纳中国政府防治非典取得了哪些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分析题
①10月的一天,我们来到发射海区。这里蓝天碧海,风平浪静,阳光灿烂,运载火箭的水下发射试验就要在这里进行。
②当指挥所下达“一小时准备”的命令的时候,在一阵阵轮机声中,一支威武的船队来到了试验海区。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艘艘执行警戒任务的舰艇,它们所过之处,留下了一道道泛着浪花的航迹;接着气象船、防护救生船驶来了,它们从容不迫地在各自的就位点下锚停泊;最后是一艘装有运载火箭的发射潜艇,它像一条大鲸鱼从水面行驶到海区以后,慢慢潜入水下。不一会,一架直升机来到了海区上空,不停地在那里盘旋,运载火箭的发射时间已经临近。
③突然,一个标志着火箭出水点的红色亮点,在海面上出现,这说明离发射时间还有两分钟。这时候,分布在陆地、舰船和直升机上的许许多多跟踪测量设备,都一齐开机了,准备接受火箭出水以后,在飞向预定溅落点的过程中,每一瞬间所发来的各种信息。(出潜艇“一分钟准备”时的操作实况:“各战位注意!一分钟准备……”压低混播)
④离发射时间还有一分钟,潜艇的发射舱里充满着一片战斗气氛。操作手陆跃忠沉着冷静地站在操作台前,等待着发射命令。(出潜艇发射前的操作音响:“十──五,四,三,二,一,发射!”以及发射时的一声巨响)
⑤一声令下,陆跃忠果断地按下了发射按钮,随着闷雷般的响声,运载火箭射出了水面。(出火箭出水后升空时的呼啸声,混播)
⑥这时候,人们看到火箭尾部喷出的橘红色火焰,立刻使海水剧烈地翻腾起雪白的浪花,活像一朵硕大的莲花,怒放在蔚蓝色的海面上。顷刻间,火箭升高了,尾部的火焰也越来越长,如同一条出水巨龙,扶摇直上,腾空而去。火箭越飞越高,越飞越小,直到变成一个小亮点,消失在茫茫的太空之中。(出人们的欢呼声,然后压低混播)
请将这段节选的录音新闻概括成一句话(不超过2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①段的景物描写非常优美,你认为在录音新闻里有没有必要加上如此优美的景物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⑥段中加波浪线的“扶摇直上”,《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那它在文中又是什么意思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节选的录音新闻中多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用波浪线从文中划出,并挑选出一句具体地谈谈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中出现多处混播的说明,你能谈谈这些混播的作用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凡尔赛宫宏伟、壮观,它的内部陈设和装潢富于艺术魅力。500多间大殿小厅处处金碧辉煌,豪华非凡。内部装饰,以雕刻、巨幅油画及挂毯为主,配有17、18世纪造型超绝、工艺精湛的家具。宫内还陈放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其中有远涉重洋的中国古代瓷器。由皇家大画家、装潢家勒勃兰和大建筑师孟沙尔合作建造的镜廊是凡尔赛宫内的一大名胜。它全长72米,宽10米,高13米,联结两个大厅。长廊的一面是17扇朝花园开的巨大拱形窗门,另一面镶嵌着与拱形窗对称的17面镜子,这些镜子由400多块镜片组成。镜廊拱形天花板上是勒勃兰的巨幅油画,挥洒淋漓,气势横溢,展现出一幅幅风起云涌的历史画面。漫步在镜廊内,碧澄的天空、静谧的园景映照在镜墙上,满目苍翠,仿佛置身在芳草如茵、佳木葱茏的园林中。
读《凡尔赛宫》这篇课文,可以根据各部分内容,在“凡尔赛宫”前加一些修饰性词语,如有独特风格的凡尔赛宫,富有纪念意义的凡尔赛宫。读了上边一段文字,你认为可以加一个什么修饰语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文字主要是通过凡尔赛宫内部陈设和装潢说明来介绍凡尔赛宫的艺术价值的,并着重介绍了镜廊。如果你要向别人作介绍,应该说些什么呢?请写下要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写宫内陈放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艺术品时,特别提到了中国古代的瓷器,再联系英语中把“china(瓷器)作为中国的名称,说说你对此有何感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段在写凡尔赛宫的陈设和装潢时,用了许多体现作者感受的词语,如“豪华非凡”,“非凡”即不寻常,作者用来强调其豪华的程度。请再从文中找出这样的词语来,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
一把小刀的教益
①那位老师叫什么,我已经不记得了。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是年逾花甲的他总有着和蔼的、极具亲和力的笑容,发根处时常残留着染发剂褪色后留下的红黄相间的颜色。
②他以前是教物理的,在我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他教了我们一学期的手工课。手工课不是主课,每周只有一节,所以班里很多同学并不重视。难得的是,他上课却很认真,(甲)经常鼓励我们发挥想像力搞一些小发明,或布置一些手工作业要我们完成。而在每堂课上,他都会对这些“小作品”进行点评和打分。
③记得有一次,他要求我们“变废为宝”自制一把小刀,其实就是利用废弃的锯条,将一端磨出锋利的刃,另一端包上胶布以防扎手。他说每个人都必须完成,因为得分会记入期末的总评成绩。
④那时我特别希望自己的手工作品能够得90分以上,因为每次上课,他都会把得90分以上的作品收集起来,放在讲台上的一个“专区”里,让大家排着队上去参观。这是一种巨大的荣誉!但是,要得90分何尝容易,除非作品特别精致或者非常有创意,否则别想得到这个荣誉。
⑤为了这个梦寐以求的90分,我一回家就四处找材料,从我家附近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找到一根光亮干净没有锈痕的废锯条。但是接下来的工作可让我犯了难:我家没有磨刀石,这可怎么办?突然,我的脑海里灵光一闪——我家门口的楼梯不太光滑,表面上布满芝麻大小的凹坑,在上面磨锯条一定行!
⑥于是,那几天一放学,我就端一碗水坐在楼梯口,把地和锯条都洒湿,然后就撅着屁股呼哧呼哧地磨起来,一直磨到母亲叫我吃饭时,才收工回去。下班的叔叔阿姨个个奇怪地盯着我,闹不懂这个小妮子满头大汗的在搞什么名堂。就这样卖力地干了两天,我的小刀终于“完工”了!我把它捧在手里,找来一块布包好,小心地搁置起来。
⑦上手工课那天,一看到别人做好的小刀,我心里立刻凉了半截。别人的刀刃磨得又光又亮,刀锋也长;而我的刀刃在楼梯上磨得黑不溜秋的,刀锋也是短短的,只能算是“小匕首”。无奈,我只好硬着头皮把“作业”交到讲台上。
⑧老师开始一件件地“鉴赏”我们的作品了,他很认真地给每一把小刀打分,每逢有做得精致的,他都要夸奖几句,并把这件作品放到讲桌最前面的“精品区”里。突然,周围一阵大笑,只见他从一堆精致的小刀里抽出我的“小匕首”,脸上一副诧异的神情。“这是哪位同学做的?”┅┅(乙)他微笑着轻轻地把我的小刀放到“精品区”里,和那些制作精致的小刀搁在一起。
⑨其实,手工课只是中学里无关紧要的一门课,他也只是我中学时代里众多老师中的一位,但我记住了他,记住了那把小刀,更记住了在那堂课上,记住了当他将我那丑陋的作品轻轻放进“精品区”时,脸上挂着的微笑。
⑩从那以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别人就不会轻视我!直到现在,但凡我做一件事情,纵然身边高手如云,我也绝对不会为自己的弱势而自卑。因为我知道,只要自己努力了,就对得起天地良心。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中心事件。
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原句:上手工课那天,一看到别人做好的小刀,我心里立刻凉了半截。
分析:“凉了半截”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别人做的又光又亮的小,我感到惭愧、沮丧。
原句:我把它捧在手里,找来一块布包好,小心地搁置起来
分析:                                  
甲、乙两处划线描写刻画了老师什么特点?分别做具体分析。(4分)
选文第⑧自然段省略号处写老师脸上一副诧异的神情,问是谁的作品。请根据上下文,发挥你的想像,以第一人称简要描述我那时紧张尴尬的情景。(5分,有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不超过80个字)
题目是“一把小刀的教益”,读完全文,请说一说文中的“我”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教益?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对你有什么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