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农历的“马年”,观察下图,其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点 |
B.展现了文人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
C.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
D.体现了中国字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 |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下列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清史编年》载:甲午年10月,英使欧格讷来津与李鸿章谈调停中日战争事。欧问:当如何和法?李答,惟先劝两国停战,再议朝鲜善后事宜。欧云:今要议和,非允赔兵费不可。李曰:与其赔兵费,不如留此费以用兵,断难依允!通过材料能判断出当时( )
A.英国调停推动《马关条约》签订 | B.英国力图压制日本 |
C.英国建议牺牲朝鲜 | D.李鸿章拒绝了英使的议和条件 |
“我们不把任何未经验证的意见接受作为真理,而是遵照必要的次序,从一步推演到下一步……不论多么深奥,最终都能发现。”与这句话的理念一致的说法是
A.“信仰即可得救” |
B.“人是万物的尺度” |
C.“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已的理智” |
D.“我们茫然于新事物,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 |
关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人文主义 | B.民族主义 |
C.天赋人权说 | D.三权分立学说 |
冷战的爆发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导致
A.美国加速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 B.苏联没有参加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
C.中国国统区经济混乱 |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