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8月19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推出进一步简政放权新措施,再取消下放87项审批事项;将90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取消19个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同时,再取消一批部门和行业协会自行设置、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政府简政放权不断迈出新步伐,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发挥积极作用,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的成效显现。
材料二:2014年10月20日,党史上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将有利于“把权力关进笼子”;而通过简政放权,制度透明,也有利于将人民的“权利放出笼子”。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简政放权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从政府和公民角度,分析为什么既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还要“把权利放出笼子”?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如下图):
从十二大到十五大 |
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
十六大 |
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十七大 |
首次提出生态文明 |
十八大 |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 |
材料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杭州一直备受关注,而杭州大气环境质量差强人意,2012年杭州灰霾天130天,市区PM2.5数据不容乐观。空气污染,影响到每个人的健康。大家都希望,灰霾能早日彻底离开杭州,希望杭州的天更蓝。在2013年两会上,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表示,我们一直将环保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今年杭州主城区准备关停所有燃煤锅炉。
(1)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过程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谈谈杭州市委应该怎样落实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思想政治——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2012最火的词莫过于“中国式”。“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吐痰”、 “中国式跨栏”等不良陋习反映出国民的一些缺点和弱点;另一方面“中国式好人”、“中国式微笑”、“中国式礼仪”等美好精神和品格依然存在。“中国式XX”所延伸出的种种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德的深刻反思,更引起全社会对提高社会公德的共鸣。
⑴社会公德主要协调哪些方面的关系?
⑵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公德的文明人?
【思想政治——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12年5月15日,在全国总统竞选中获胜的奥朗德举行就职仪式,就任新一届法国总统。
2012年11月6日,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战胜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成功连任美国总统。
中国城乡首次按相同比例于2013年1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二大代表将于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等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1)美国、法国、中国分别实行怎样的国家管理形式?(3分)
(2)简要分析三个国家实行不同国家管理形式的原因。(7分)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表:2007~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情况
材料二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明确指出,实现“老有所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近年来我们下大力气建立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现在已经基本建立。
(1)材料一中的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如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11分)
(2) 请你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7分)
(3)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述三个“更加注重”的意义。(7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生产汽车的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同时,国内汽车市场需求旺盛,我国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贸易业的投资急剧扩张。2005年,我国取消汽车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限制之后,国内汽车市场与国际汽车市场融为一体。国内市场的国际化使我国汽车生产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国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价格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每年下降两成左右。
材料二近年来,由于汽油价格持续走高,虽然普通汽车价格不断下降,但销售依然没能走出低谷。大排量汽车由于受消费税增加的影响,价格不断上升,人们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从而带动了小排量汽车生产热潮,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更是异常火爆。
(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汽车价格不断下降的原因。(6分)
(2)为什么汽油价格的提高使得汽车销售遭遇尴尬?人们为什么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小排量汽车和电动自行车?(7分)
(3)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分析我国汽车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6分)
(4)你认为我国汽车企业应该如何化挑战为机遇?(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