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信息消费已经成为扩大内需的新引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2010—2013年中国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水平
![]() 居民信息消费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元) |
756 |
982 |
1266 |
1595 |
居民信息消费增幅(%) |
—— |
29.8 |
28.9 |
25.9 |
居民消费水平(元) |
10522 |
12272 |
14235 |
16370 |
居民消费水平增幅(%) |
—— |
16.6 |
16 |
15 |
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占总额消费支出的比重(%) |
7.1 |
8.0 |
8.9 |
9.7 |
表二:2010-2013年信息消费对GDP的贡献
年份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最终信息消费支出(亿元) |
10142 |
13235 |
17130 |
21726 |
最终信息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信息消费率) |
2.54 |
2.81 |
3.3 |
3.8 |
信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信息消费贡献率%) |
--- |
4.2 |
8.16 |
8.85 |
材料二:2013年8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近年来,全球信息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与此同时,我国信息消费面临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有待提升、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弱、市场准入门槛高、配套政策不健全、行业壁垒严重、体制机制不适应等问题。亟需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财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为我国促进信息消费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悄然兴起的“国学热”可谓“文化寻根”现象的折射,这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密切相关。就现实层面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对个人、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借助电视、网络等现代手段,国学也穿上了“现代时装”,并通过通俗化的解读,在文化的传播和普及上有了更高的效率。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国学,推动国学发展,就是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使我们的民族文化焕发更强的生命力,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2)我国传统文化如此之“热”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动画业是当今世界上独具魅力的朝阳产业之一。从上个世纪初上海开创中国动画以来的近100年里,我国动画工作者创作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动画作品。如《大闹天宫》、《西游记》、《哪吒传奇》等,都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号召力。但是由于我国的动画业一直未能形成产业,作品题材狭窄、形式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动画人才大量流失,一些国外制作机构却凭借雄厚的财力和熟练的市场化运作手段,利用中国的动画人才制作出大量的动画作品,反过来打入中国市场。
材料二:长期以来,国外动漫一直掌控着我国动漫市场的主要份额,国外动漫所宣传的文化和理念对我国的青少年儿童产生很大的影响。由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打破了这种格局。该动漫片自播出以来,已产生了4亿元左右的经济效益;“喜羊羊”身后的产业链也是枝繁叶茂,衍生品的种类从图书、玩具、服装扩展到了文具、日化,乃至食品、手机、QQ等,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喜羊羊”令国内动漫产业喜洋洋。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文化生活的道理?
(2)联系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效率与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针对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采用不同政策: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十四大报告强调:“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
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十六大报告进一步回答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过高收入。”
十七大报告则提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创新,在现实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重要的意义。
十七届五中全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结合材料,从矛盾分析的角度,说明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15分)
材料: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凸显了文化的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由中宣部牵头,会同发改委、文化部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多次前往地方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广泛听取相关部门、文化企业和专家学者的意见,研究起草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初稿)》。后经反复征求意见并作多次修改,最终于2009年7月22日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这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有关原理,分析《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形成过程。(15分)
材料:小明的爷爷曾经多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亲历了带领村民致富的艰难过程。他回忆说,他们家乡的变化真不容易啊!他们村自然条件并不差,有着3112亩耕地、983亩鱼塘。过去由于经营单一,思想保守,他们村成了出名的“贫穷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针对这一情况认真研究对策,制订并实施了“一果五金扩鱼塘”的致富方案,开发了一个300多亩的果场种植沙糖桔;引进了小五金加工企业;扩大了鱼塘面积,并大胆地将经营项目发包给村民经营,当年就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不断解放思想,每年都有新举措,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壮大了集体经济,使得他们村一跃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
结合材料回答: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