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短文《一幅贝雕画》
1975年8月的一天,朱德同志到青岛市工艺美术厂视察。工人们为了表达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爱戴之情,把朱德同志最爱看的那幅( fú、fù )《三峡夕行》的贝雕画,精( jīng、jīn )心包装起来,趁他去参观的工夫,放到了轿车上。
回到住地,朱德同志见到这幅画,问明了原因,就让康克清把画送回去。
康大姐奉命带着画到了工厂,亲切地解释说:“工人同志们的心意,朱德同志收下了,但这幅画要退给你们。朱德同志让我转告大家:第一条,党中央有规定,不准收送礼物。第二条,咱们国家正在建设,应当拿去换外汇”……
康克清同志走后,工艺美术厂负责人韩志兰捧( pěng、běng )着这幅画,来到工人中间,激动地说:“同志们,朱委员长把这幅画送回来啦!”
“为啥要送回来?”工人们都惊异地问。
“朱委员长让咱们拿去换外汇!”
多么好的朱德同志啊!每当贝雕工人看到《三峡夕行》这幅画,就想起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德。
(1)我能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
观察(    ) 关切(   ) 惊奇(    ) 细心(   )
(2)把括号中不正确的的读音划掉。
(3)朱德同志送回画的原因是什么?请用“~~”画出原因
(4)工人送画给朱德同志,是为了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朱德把画送回去,表现了他怎样高尚的品质?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将课文改编成剧本,再分角色扮演一下
内容:西门豹破除迷信。
时间:河伯娶媳妇的日子。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话:(分角色扮演)

按课文内容填空
(1)《西门豹》是一篇历史故事,写了西门豹治理部的事。先写他深入群众,了解情况,接着写了他治理邺的两件事。
第一件详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略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下列意思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 ):了解原因,摸清真相。
第二段( ):将计就计,惩办首恶,揭露骗局。
第三段( ):兴修水利,年年丰收。

按要求填空
(1)联系句意,说说下面几种脸色各表示什么含义。
①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
土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菜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的小妹妹有着红扑扑的小圆脸。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十分可爱。
红扑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苍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表示颜色的词语填入下面括号里,使之恰当。
①气得脸色发( );②害羞得脸( )
③急得脸涨得通( );④吓得脸色刷( )

阅读答题。
野牛趣闻
野牛主要生活在我国西南山区,主要生活在草木茂盛的山腰或山脚下。
野牛怕热,夏季早晚出来活动,中午躲在森林里睡觉。野牛也怕冷,冬季就到山顶上去吃竹叶,晒太阳。野牛喜欢群体生活。头牛在前,按大、中、小排列,很守纪律。万一有伙伴失散,不管跑多远,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野牛的警惕性是十分高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一起站着不动,发现敌情马上散开。遇上天敌豺(chái)狗子,它们就马上靠拢岩石或大树,一起对付敌人。野牛多团结呀!
(1)把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在文中用“/”标明。
(2)野牛有哪些生活习性,简要写下来。

按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作者为“小花”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写下来。
(2)从哪里看出“小花”对“我”有深厚的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