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
Ⅰ.通常情况下,如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据图回答。

(1)神经元内合成Kp的细胞器是          ,Kp作用的靶细胞是               ,器官A是            
(2)在幼年期,通过过程①反馈调节,Kp释放量            ,最终维持较低的雌激素含量;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的生理意义是                                          ,促进排卵。
Ⅱ.Kp-10是Kp的一种。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生长到20日龄的鹌鹑连续20天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Kp-10,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见下图。

(3)据图可知,Kp-10          (影响/不影响)鹌鹑开始产蛋的日龄。在50日龄内,Kp-10影响产蛋率的趋势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Ⅰ、实验步骤:
(1)先测定该植物的细胞呼吸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在甲乙两装置的D中放入,装置乙作为对照;
②将密封好的装置甲、乙处理,并使其它条件适宜且相同;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
甲装置
(填左或右移)1.5厘米
乙装置
右移0.5厘米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
甲装置
(填左或右移)4.5厘米
乙装置
右移0.5厘米

Ⅱ、实验分析: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g/小时。白天光照15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

如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
(1)观察图甲,在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图乙中点与点比较,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较点与点比较,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较。(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3)图甲中点数值表示。假设植物A的有机物积累速率为M1,有机物合成速率为N1;植物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为M2,有机物合成速率为N2。当光照强度为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和有机物合成速率N1、N2的大小,结果应分别为M1M2,N1N2(填〈、=、〉)。
(4)在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下图与点相符的是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左图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有(用图中标号回答)
若该图要表示唾液腺细胞,则图中不应该存在的结构是(用图中标号回答),应该添加的结构是
⑵研究右图中的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从该图中还可以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相互转化的生物膜是
。外来的信号分子作用于该细胞时,首先与细胞膜上
结合,引起该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功能?
⑶左图细胞中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结构是[ ] 。4和11中使膜的面积大大增加的结构分别是:

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生产药物及培育无病毒的植物等。据图甲、表乙回答问题:

表乙:植物的花芽分别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吲哚乙酸
0
3ppm
3ppm
0.03ppm
0
细胞分裂素
0
0.2ppm
0.002ppm
1.0ppm
0.2ppm
花芽
生长状况
仍是
组织切块
形成
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
分化出根
愈伤组织
分化出嫩芽
稍生长

(1)有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裹上人造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能解决有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或发芽率低等问题。胚状体来源于离体的植物体细胞,其形成过程中要经过的生理变化大体上是图甲中[ ]_ ___和[ ]_ ___过程,在此过程中被培养的细胞始终受____的调节([ ]填序号)。
(2)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茎尖或根尖组织可获得无病毒植株,其原因是______。
(3)从表乙的实验结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细胞分裂素是实验中的二种重要物质。其中,新芽形成必须的条件是______ _______;而在培养形成完整新个体过程中,对它们的调控关键是________ ____

人的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需求量很大,通常从人血中提取。由于艾滋病病毒(HIV)
等人类感染性病原体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使人们对血液制品顾虑重重。如果应用一定的生物工程技术,将人的血清白蛋白基因转入奶牛细胞中,利用牛的乳腺细胞生产血清白蛋白就成为可能。大致过程如下:
a.将人体血清白蛋白基因导入雌性奶牛胚胎细胞,形成重组细胞①;
b.取出重组细胞①的细胞核,注入去核牛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②;
c.电脉冲刺激重组细胞②促使其形成早期胚胎;
d.将胚胎移植到母牛的子宫内,最终发育成转基因小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重组细胞①和②中(①/②)实现了基因的重组。
(2)在实验过程a中要选择“雌性奶牛胚胎”的原因是。
(3)实验过程b利用的技术是,胚胎工程操作中最后环节是
(4)若将早期胚胎分离成若干个胚胎细胞,让其分别发育成小牛,这些小牛的基因型(相同/不同),理由是,此项技术称为。
(5)运用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中获得胚胎干细胞(ES细胞),培养如下:早期胚胎→内细胞团→胚胎干细胞。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用处理内细胞团,使之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过程中作为饲养层的是细胞。
(6)哺乳动物的胚胎的营养液成分较复杂,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要添加维生素、激素、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等物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