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放热反应:N2(g)+ 3H2(g)2NH3(g),673 K,30 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小 |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
D.其他条件不变,773 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 |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CO(g)+H2O(g)![]() |
B.图②为电解硫酸铜溶液的装置,一定时间内,两电极产生单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1 |
C.图③实验装置可一次而又科学准确的完成比较Cl2、Br2、I2单质氧化性强弱的实验 |
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 |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往碳酸钡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 |
B.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
C.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Al3++4OH-=AlO2-+2H2O |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H++OH-=BaSO4↓+H2O |
有一混合溶液,其中只含有Fe2+、Cl-、Br-、I-(忽略水的电离),其中Cl-、Br-、I-的个数比为2∶3∶4,向该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溶液中Cl-和Br-的个数比为3∶1,则通入氯气的物质的量与溶液中剩余的Fe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已知:还原性I->Fe2+>Br->Cl-)
A.7∶1 | B.7∶2 | C.7∶3 | D.7∶4 |
已知2KClO3+I2=2KIO3+Cl2,下列对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2︰1 |
B.若在标准状况下产生11.2 LCl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
C.上述反应说明:I2的还原性强于Cl2 |
D.上述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A.在碱性溶液中:CO32—、K+、C1—、Na+ |
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O3—、Mg2+、Na+、SO42— |
C.在c(H+)/c(OH—)==1×10—12的溶液中:NH4+、Ca2+、C1—、K+ |
D.在中性溶液中:Fe3+、Na+、SCN—、C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