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溶液显紫色 |
溶液中含有I- |
B |
过量铁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再加入 KSCN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硝酸将铁氧化为Fe3+ |
C |
向淀粉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加热,取出水 解液少许,滴加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
没有银镜出现 |
淀粉没有发生水解 |
D |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点到蓝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黑 |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
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
B.氨水呈碱性 |
C.氨气和酸相遇能产生白色烟雾 |
D.在反应 NH3 + 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
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从某种意义讲P2O5、SO2、SO3、CO2、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中与它们同属一类的是()
A.CO | B.NO | C.N2O5 | D.NO2 |
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 | B.闪电时N2转化为NO |
C.合成氨 | D.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NH3 |
某透明的溶液中加入铝粉能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H+、Cu2+、Cl-、SO42- |
B.HCO3-、NO3-、SO42-、Na+ |
C.Cl-、SO42-、K+、Na+ |
D.Na+、SO42-、Cl-、Al[(OH)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