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来,人类所定的铜矿石最低含铜量标准不断降低,使铜矿可采储量不断增加,这反映了
A.自然资源综合性特征 | B.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性特征 |
C.铜矿资源具有可再生性 | D.社会需求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
图11是“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关于我国石油消费、生产和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产量和消费量同步增长 | B.我国消费的石油以国产为主 |
C.1995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 D.20世纪80年代我国石油自给有余 |
解决我国石油紧缺问题,目前要以采取的措施有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 B.以新能源全面取代石油 |
C.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 D.提高石油资源利用率 |
表1为四个国家1998年能源消费情况。读表1,回答(1)~(3)题。
表1
国家 |
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标准煤) |
单位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美元) |
能源消费构成(%) |
|||
煤炭 |
石油 |
天然气 |
水电和核电 |
|||
① |
13.2 |
14.22 |
69.6 |
21.5 |
2.2 |
6.7 |
② |
30.7 |
3.73 |
24.9 |
39.7 |
25.7 |
9.7 |
③ |
7.1 |
1.89 |
17.7 |
51.1 |
12.5 |
18.7 |
④ |
8.5 |
30.7 |
17.3 |
20.6 |
55.3 |
6.8 |
表1数据表明
A.①国以煤为主,且核电消费量最大 |
B.②国矿物能源消费构成较均衡,且石油消费量最大 |
C.③国以石油为主,且石油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
D.④国以天然气为主,且天然气消费量在四国中居首位 |
①~④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美国、日本、中国 | B.中国、美国、日本、俄罗斯 |
C.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 | D.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 |
人均能源消费量较为相近的一组是: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回答(1)~(2)题。图示外围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而且愈演愈烈,图中括号内所表现的内容是: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 B.促进经济的迅猛发展 |
C.新材料应运而生 | D.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 |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都可再生资源 | B.人类可以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 | D.充分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 |
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1)~(3)题。
人均能耗 吨油当量 |
能源强度 吨油当量/1000美元 |
电力强度 千瓦时/美元 |
|
美国 |
8.96 |
0.27 |
0.36 |
英国 |
4.24 |
0.18 |
0.24 |
法国 |
4.37 |
0.17 |
0.27 |
德国 |
4.29 |
0.16 |
0.23 |
意大利 |
3.50 |
0.17 |
0.23 |
日本 |
4.31 |
0.13 |
0.22 |
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
A.日本经济增长率最快 |
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 |
C.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
D.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 |
美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是最高的,从生态的角度考虑:
A.缓解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 B.加重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
C.缓解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 D.加重了对臭氧层的破坏 |
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A.广开能源进口渠道 | 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 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