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两地所属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季风气候 | B.温带大陆性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两地年内降水集中于夏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受西伯利亚高气压的影响 | B.锋面雨带北移至此 |
C.台风影响 | D.副高控制 |
两地降水量的不同特点是( )
A.夏季降水较多 | B.冬季降水较少 |
C.降水量相差较多 | D.雨热配合状况不同 |
下面左图是北半球某段河流河道形态和断面图,虚线表示河流主航道中心线。据此完成下题。
若右图是②~③河段河床底部的沙坡(一般河流均存在,它是流水侵蚀、沉积作用的一种结果),则下列叙述组合正确的是
①泥沙在缓坡一侧被侵蚀,在陡坡一侧沉积
②该河段河水从东北流向西南
③泥沙在陡坡一侧被侵蚀,在缓坡一侧沉积
④该河段河水从西南流向东北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年最冷月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上图中A地等温线密集的影响因素最可能的是
A.地形 | B.海陆分布 | C.纬度 | D.二氧化碳增多 |
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地区该月气候比同期正常年份
A.气温偏高 | B.气温偏低 | C.降水偏多 | D.降水偏少 |
若此月某天北京市正处于下班的高峰,且晨昏线正经过图中区域,则晨昏线
A.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 B.呈西北一东南走向 |
C.与经线重合 | D.与经线夹角达一年中最大 |
放暑假了,小强迫不及待地由济南飞往爷爷工作过的新疆石河子观光考察,一路微博纪实,感知地理。下面是其中的两篇微博:
微博一:“终于到了,时差真明显,手机GPS显示当地的经度为84.5°E,21时52分(北京时间)方拍到西域日落照片。次日考察,一天下来,感觉比济南的白昼明显要长。”
微博二:“这里和我想象中的真不一样,山区、丘陵地区是水草丰美的优良牧场,其他则为一望无际的良田。看来只要合理改造和利用自然,人进沙退绝非奇迹。”
根据微博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小强到达的当天,石河子的昼长为
A.14小时 | B.14.5小时 | C.15小时 | D.15.5小时 |
石河子和济南相比
A.纬度更高 | B.夏季更热 | C.日出更早 | D.温差更大 |
根据微博二提供的信息,回答小题。石河子位于天山北麓,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有非常充足的热量 | B.有较良好的灌溉水源 |
C.天山北麓降水丰富 | D.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 |
在这里做到了“人进沙退”,他们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是
A.扩大耕地面积 | B.营造防护林体系 |
C.提高草场载畜量 | D.大力开采地下水 |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的西南岸,是中国最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首创的“冬暖式蔬菜大棚”,全国闻名,其蔬菜种植水平始终居于全国前沿水平,市场营销范围辐射全国。读“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结构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寿光蔬菜集聚生产使相关辅助产业与服务部门衍生与集聚,属于蔬菜生产上游企业的是
A.中介服务机构、科研培训机构 |
B.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种子及种苗公司 |
C.科研培训机构、种子及种苗公司 |
D.中服务组织、蔬菜龙头企业 |
寿光“冬暖式蔬菜大棚”大多在立秋、立春前后进行蔬菜种植的主要原因是
A.蔬菜上市期市场需求量大 |
B.夏季温差大,蔬菜质量好 |
C.病虫害少,节省资金投入 |
D.农闲时间、劳动力丰富 |
关于寿光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了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 |
B.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
C.为我国的农业与农村发展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道路 |
D.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经济效益 |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区域的地貌特征是
A.a处海岸陡峭 | B.b处海拔可能是188米 |
C.c处不可能有河流发育 | D.d处可能有河流发育 |
图示区域
A.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 B.山脉为东西走向 |
C.最大高差为999米 | D.高原与盆地交错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