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图甲为图乙(阴影部分为海洋)中M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已知a-b=38.5º,且M地3月21日4:15(北京时间)日出,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关于甲图中N点所示时间,下列地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南亚易出现洪涝灾害 |
| B.南非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
| C.此后数天内,黄山各地正午日影继续变长 |
| D.M地为一年中日出时间最早的一天 |
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 A.M地自然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 |
| B.M地沿海地区受洋流影响降温减湿 |
| C.M地所在国经济发达,但矿产缺乏 |
| D.M所在国工业多为劳动力密集型 |
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农作物最有可能的是:()
| A.春小麦 | B.早稻 | C.晚稻 | D.冬小麦 |
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比较,M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 A.短、热量 | B.长、热量 | C.长、光照 | D.短、光照 |
在K省收获该农作物期内,N省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的是:()
| A.寒潮频繁来袭 | B.台风肆虐 |
| C.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 | 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 |
下图表示某地区“最冷月等温线”和图中“河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甲河流域的气候特点是()
| A.全年温和多雨 | B.全年炎热干燥 |
| C.高温期多雨期一致 | D.雨热不同期 |
根据图中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
| A.盛行西北风 | B.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
| C.盛行西南风 | D.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
与河流南岸相比,河流北岸()
| A.河流侵蚀较严重 | B.泥沙淤积严重 |
| C.此季节河流含沙量小 | D.南岸潜水位低于北岸 |
图为北半球某一段纬线的同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该纬线上的甲点(75°E)为最大值,乙点(105°W)为最小值。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A.20°N,105°W | B.20°N,75°E |
| C.20°S,105°W | D.20°S,75°E |
此时在乙处的观察者所见太阳位于其()
| A.正北 | B.东北 |
| C.正西 | D.西北 |
下图(缺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 cm。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 A.1:1000和1:50 000 | B.1:2000和1:50 000 |
| C.1:5 000和1:20 000 | D.1:20 000和1:5 000 |
图中B点的绝对高度和相对于A点的相对高度分别是()
| A.350米和200米 | B.300米和350米 |
| C.300米和250米 | D.200米和300米 |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地球仪,在该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 A.一百万分之一 | B.一千万分之一 |
| C.五百万分之一 | D.五千万分之一 |
在此地球仪上北极点到赤道的球面距离约为()
| A.20厘米 | B.40厘米 | C.60厘米 | D.80厘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