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以“中国印刷术的发展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收集到了历史资料雕版印刷品唐代《金刚经》卷子,该资料卷末有“咸通(唐懿宗年号)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敬造”的字样。四位同学各抒已见,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说法是
A.资料卷末的纪年说明唐朝就已有了活字印刷术 |
B.印刷术是宋代毕升发明的,此件可能是伪造的 |
C.这一资料证明唐代已开始印刷术的发明与研究 |
D.佛教的传入是印刷术产生的根本原因 |
春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也折射出了历史的变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据此判断以下农家百姓春联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②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宏图
③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A.①②③ | B.③①② | C.①③② | D.②①③ |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流通。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供应紧张 | B.表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粮食生产 | D.广东省率先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A.缩小城乡人民的收入差距 | 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 |
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 D.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体现了()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这些厂长经理的目的是希望()
A.增强企业活力 |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