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6—1966年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是()

A.农业合作社的兴办 B.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的社会现象,造成这一现象主要由于( )

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本质是(   )
A片面强调公有制 B 不考虑生产力的客观水平
C追求农业发展的高速度 D 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16一l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下图(树上英文为“FREE TRADE”)描述的现象所体现的思潮最早出现于()

A.新航路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