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其中属于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D.富强、民主、公正、法治 |
在“七五”打砸抢烧事件中,乌鲁木齐市一位81岁的维族老人哈米提·艾合买提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18名各族群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生命是最宝贵的,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需要帮助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
B.进一步说明“56个民族是一家” |
C.反对民族分裂,实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
D.见义勇为是年轻人的事,老年人大可不必 |
2011年9月20日,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决定以庆祝建党90周年、民族精神教育为主题开展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据此回答小题。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集体主义 | B.改革创新 | C.自强不息 | D.爱国主义 |
启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
①有利于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是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唯一途径
③能激发中小学生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拼搏的斗志
④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下去,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在汶川地震中为了保护孩子而不顾个人安危牺牲了的母亲,在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条短信启示我们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真挚的
②应该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③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把保护生命放在第一位
④应自觉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08年,中国艰难与成功并存。三次表彰大会,三种民族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洗礼,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说明
①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
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在当代,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弘扬民族精神是当前国家的中心工作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没有祖国,就没有幸福,每个人必须植根于祖国的土壤里。”对屠格涅夫这句话的理解有误的是
A.人们总是在祖国这一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中生活、学习和工作 |
B.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
C.自觉承担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和义务 |
D.弘扬民族精神不需要与时俱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