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综合性学习
自2013年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开播以来,收视率节节攀升,汉字书写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某校将举行“关注汉字,守护文明”的主题活动,请你也来参与。
材料一:漫画(见右图)

材料二:下表是对部分成年人和学生近期汉字书写情况的抽样调查。

成人书写汉字的缘由
比例
学生汉字书写情况
比例
写日记
6.1%
字迹辨识不清
15%
写生活备忘信息
9.6%
字迹潦草
35%
单位业务笔试
25.5%
错别字较多
27.5%
填个人资料、签名
53.4%
字迹工整
15%
其他
5.4%
字体规范美观
7.5%

材料三:下面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微博评论。
@蓝天下的风:前几天看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节目,我觉得很好。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输入,手写汉字都成了浮云,所以像这样的电视节目有必要办的,总比那些选秀的节目有意义多了。
@汉唐雄风:“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我喜欢这个宣传口号,更喜欢这个节目!希望央视坚持下去,让我们的国学绽放光芒。现在的孩子太需要这样有营养的节目了,祝福选手们!
@爱瞎想的孩子: 力挺这个节目。汉字,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表意文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汉字书写不仅代表书写能力,更代表着人们心理和情感的一种归宿。
(1)【材料一】【材料二】中漫画和表格反映了哪些现象?请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2)语文老师想通过“家校通”平台发一条手机短信,请家长提醒孩子收看央视一套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请你代拟一条短信。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分析举办汉字听写大会的意义。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校将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以下是校团委发出的活动通知初稿,在内容和语言表达上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通知

全校同学:

为激发莘莘学子们的爱国热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品位,丰富文化自信,学校定于6月30日晚7点举办以"青春献给党"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请大家准时光临。

校团委

2021年6月28日

我市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根据下列相关要求回答问题。

学校拟开设"榜样的力量"名人专栏。请你根据下列材料,为入选专栏的袁隆平写一段推荐词。要求:突出袁隆平的事迹和品质,语言简洁有感染力,运用第三人称,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60字。

袁隆平毕业于西南农学院,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杂交水稻研究中。他带领研究团队用一千多个品种,进行了成千上万组杂交组合试验,终于攻克了杂交水稻这道世界难题。他不仅让中国人吃上了饱饭,同时,也帮助世界上很多贫困国家的人民吃上了饱饭。他把价值连城的珍贵稻种,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全人类,他做出了世界级的贡献,享有世界级的声誉,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衣着朴素,吃饭一个荤菜、一个青菜就很满足,但他工作非常严谨,事必躬亲,把80%以上的时间都花在了农田里。即使在90岁高龄,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农田里看看。直到逝世前几个月,他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

袁隆平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8年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材料一

天问一号由环绕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总重量达5吨。它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一种火星探测器,主要负责执行中国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测任务。2020年7月23 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南部预选着陆区,为更多的科学探索带来了希望。

材料二

①人类探测火星已有60年,经历了几个阶段。在早期阶段,由于技术不成熟,人类发 射的火星探测器只能从火星远处飞掠而过,探测器飞行上亿公里只为那惊鸿一瞥,探测手段 极为有限。等到技术水平相对成熟才有了人造的火星卫星,人类才得以对火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最后才是难度更为巨大的着陆与巡视探测。而天问一号一次性完成了环绕、着陆与巡 视三个重要步骤,可见其技术难度之高。

②在深空探索领域,美国的技术确实排在第一位,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美国的海 盗号探测器由轨道飞行器和登陆器组成,没有火星车,也就是说没法进行巡视。其中轨 道飞行器也就是我们说的环绕器重2.33吨,登陆器重1.2吨。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 器的着陆器与巡视器共1.3吨,环绕器1.2吨,加上2.5吨的推进剂,天问一号探测器总 重量达到了5吨。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有重240千克的巡视器(火星车),对着陆过程要 求非常严格,这要求着陆器在着陆过程中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这是当初的海盗1号在着陆过程中没有经历过的,两者在技术上也是无法比较的。不可否认,超高难度的绕落巡 一步到位,天问一号的探测任务是人类探索火星历史上复杂度最高的,技术含金量不言而喻。

③在奔往火星的过程中,天问一号探测器一直处于高速状态,要先制动才能进入火星环 绕轨道。在着陆之前,必须先将火星探测器的速度降下来。我国根据探月工程积累下来的经验,通过四个阶段将探测器降落到火星表面。第一个阶段是气动减速阶段,将探测器的速度 从每秒4.8公里减速到每秒460米;接下来,探测器打开降落伞,将其速度进一步降低至每秒95米;随后进入动力减速阶段,利用反推火箭产生推力进一步减速,将探测器的速度降低至每秒3.6米;最后一个步就是悬停避障阶段,这个过程是在最后剩下的100米高度的 位置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探测器悬停在100米高度的位置对火星表面进行进一步观察,看看火星表面是否有一些大的石头或者坑,有的话需要避开它,以确保探测器安全平稳着陆 火星表面,以上的这些操作完全由天问一号自主进行。在这样高起点高难度的挑战下,一次 性完成三大任务,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首例。

④天问一号绕落巡三步全部圆满完成,这个技术水平要比美国的机遇号、勇气号强一些,但是比好奇号还是要差一点儿。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与欧空局、俄罗斯或其他国家相比呢?其实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开始探洲火星了,前后差不多有20次,不过可惜的是一次都没有完全成功过。欧空局在此之前有过两次任务,但在着陆器着陆火星过程中都失败了。所以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与巡航,标志着我国的火星探测技术已跻身世界前列。

(1)请根据材料一中划线句的内容,为"天问一号"下定义。要求:内容完整,逻辑严密,不超过60字。

(2)材料二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是什么?第④段为何要提及美国、俄罗斯和欧空局?请简要回答。

(3)下列句中加点词可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其实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就开始探测火星了,前后差不多有20次,不过可惜的是一次都没有完全成功过。

材料一: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实现脱钩,碳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材料二:习近平主席在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1/3,中国向世界宣布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彰显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材料三: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指出,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团结合作才能互利共赢,中方欢迎各国支持《巴黎协定》,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团结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了无碳未来的愿景。

材料四:我们正在推动着一次巨大的变革,从理念到实践,从生产到生活,从制度到风尚。这样的变革,将对每个人的现实和未来,都产生深刻的影响。"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地描绘了美丽中国的模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一个民族为了永续发展的坚定抉择,催促着我们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绿色进军。把碧绿还给森林,把蔚蓝还给海洋,把透明留给天空。这是梦开始的地方。美丽中国,起点就在我们脚下。

(1)请结合材料一、二、三,说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做了哪些事,彰显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2)"美丽中国,起点就在我们脚下。"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在理念和行动上,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仿写。

岁月如歌,温润如玉,在我们的成长岁月中,总有一些美好的东西会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请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句话。

妈妈的笑声,是我童年里最奇妙的光,它比阳光柔和,比月光明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