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
一场奇迹式的表演
⑴十年前的某天早上,奥地利维也纳的某条街道热闹非凡,因为一个名叫杰克·爱德华的记忆神童将在下午到达此地,为人们进行一场表演。
⑵听到神童表演的消息,琼斯急急忙忙赶回家大喊着:“巴雷尼,去吧去吧去吧,下午有场精彩的演出!”可她叫了半天,巴雷尼也没有回话。
⑶巴雷尼是个苦命的孩子。从幼年起,巴雷尼就饱尝生活拮据之苦。他还患了骨结核,由于得不到很好的治疗,膝关节变得很僵硬。今年,15岁的巴雷尼虽然坐上了母亲自制的轮椅,却想放弃学业。
⑷母亲好说歹说,巴雷尼终于答应出去逛一逛。
⑸台下挤满了观众,巴雷尼在琼斯的陪伴下坐在一个角落里。
⑹主持人开始宣布表演的内容以及规则:“大家知道获得8次世界冠军的记忆专家多米尼克·奥布莱恩先生的记忆纪录吗?他能一次性记住54副正在玩的扑克牌。但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杰克·爱德华比记忆专家还要厉害,因为他能记住20世纪里的任何一天是星期几。要做到这一点有多难呢?记忆日子需要70%的记忆以及30%的数学运算。今天,我们将采取互动的形式,即你们任意报出一个日子,小杰克回忆当天是星期几。如果他是随意乱猜,那么连续猜中十次的几率是2800万分之一。现在大家看到,杰克坐在长桌的一侧,而我们的电脑操作员本杰明坐在长桌的另一侧,他的任务是在你们提问之后立即搜索正确答案,让电脑验证杰克的答案是否正确!”
⑺在一片欢呼声中,表演开始了。一个长发女性首先问道:“第一个试管婴儿是1978年7月25日出生的,请问那天是星期几?”
⑻围在电脑操作员本杰明旁边的观众看到,电脑里显示的是“星期二”。
⑼“星期二。”杰克回答。
⑽本杰明宣布答案正确,场下一阵骚动,继而响起一片掌声。
⑾在近一个小时里,数十名观众都向小杰克报出了不同的日期。每次提问之后,杰克不出十秒就会给出正确答案。
⑿“太棒了!”“真是记忆神童!”每个人都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就连一向不爱说话的巴雷尼也忍不住问母亲:“这太神奇了,妈妈,他是怎么做到的?”琼斯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为了记住这些日子,小杰克费了很大的功夫,他瘦弱的身材足以证明这一点!”
⒀散场时,观众为了表示对小杰克的敬意,纷纷向他送去硬币、礼物。巴雷尼把自己佩戴的十字架取下来,郑重地戴在小杰克的身上,紧紧地握住小杰克的手,浑身颤抖着。
⒁从那以后,巴雷尼变了。他每天主动练习走路、做体操,直到累得满头大汗为止。他的病情因体育锻炼得到了控制,能站起来缓慢行走了。在学业上,他更是异常刻苦。五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十年后,他已经能用高超的医术去解除千千万万残疾孩子的痛苦了。
⒂当然,这还不是故事的最终结局。2013年冬天,在伦敦街头,巴雷尼突然看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巴雷尼忍不住上前去问:“你是不是杰克·爱德华?”
⒃青年诧异地问巴雷尼怎么会认识自己。巴雷尼把十年前的事说了出来。杰克当即惊呼起来:“天哪!我以为躲到伦敦,人们就能忘记我这个小骗子,但事实不是这样。”
⒄接下来,杰克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10年前,我被两个骗子多拉和本杰明收留,就是你当年看到的主持人和电脑操作员。他们了解到一个事实:19岁以上的人几乎都听不到超过16千赫的高频率声音。当时我只有12岁,所以他们就利用我能听到高频率声音这个生理特征行骗。每次,本杰明搜索出答案之后,就会敲击键盘上一个能发出高音调的按键,向我提示正确答案。响一声就代表星期一,响两声就代表星期二,以此类推。在现场,成年人听不到这个声音,而一些小孩子虽然能听到,却不易识破我们的骗局……”
⒅巴雷尼感慨不已,自己一直认定的奇迹竟隐藏着一个天大的谎言!但是,如果没有这个谎言,自己也不会创造出今天的奇迹! (选自《知识窗》2014年4期,有删改)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标题“一场奇迹式的表演”的含义的理解。
请分析第⑶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1)听到神童表演的消息,琼斯急急忙忙赶回家大喊着:“巴雷尼,去吧去吧去吧,下午有场精彩的演出!”(从修辞的角度)
(2)巴雷尼把自己身上佩戴的十字架取下来,郑重地戴在小杰克的脖子上,并紧紧地握住小杰克的手,浑身颤抖着。(从描写的角度)巴雷尼后来在学业上和事业上都获得了成功,请结合全文分析,巴雷尼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是人与文本交流对话的过程。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悠着点,慢着点
----“贫富”与“欲望”漫谈
莫 言
①中国古代有个大贤人司马迁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中国的圣人孔夫子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中国的老百姓说:“穷在大街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无论是圣人还是百姓,无论是知识分子还是文盲,都对贫困和富贵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
②贫困者羡慕并希望得到富贵,这是人之常情,也是正当的欲望,这一点孔夫子也给予肯定,但孔夫子说:尽管希望富贵是人的正当欲望,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的富贵是不应该享受的。贫困是人人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手段摆脱贫困是不可取的。时至今日,圣人二千多年前的教导,早已变成了老百姓的常识,但现实生活中,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的人比比皆是,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但没受到惩罚的人比比皆是,虽然痛骂着那些用不正当的方式脱贫致富了的人,但只要自己有了机会也会那样做的人更是比比皆是,这就是所谓的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③古之仁人君子,多有不羡钱财、不慕富贵者。像孔夫子的首席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甚忧,回也不改其乐”。三国时高人管宁,锄地见金,挥锄不顾。同锄者华歆,捡而视之,复掷于低地,虽心生欲望,但能因为面子儿掷之,已属不易。庄子垂钓于濮水,楚王派两个使臣请他去做官,他对两个使臣说:楚国有神龟,死后被楚王取其甲,用锦缎包裹,供于庙堂之上,对神龟来说,是被供于庙堂之上好呢?还是活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呢?使臣说,那当然还是活在烂泥塘中摇尾巴好。
④尽管古人为我们树立了清心寡欲、安贫乐道的道德榜样,但却收效甚微。人类追名逐利、如蚊嗜血,从古至今,酿成了无量悲剧,当然也演出了无数喜剧。文学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式,当然会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研究和描写的最重要的素材,文学批判富人、歌颂穷人。当然文学中批判的富人是为富不仁、或通过不正当手段致富的富人,文学中歌颂的穷人是虽然穷但不失人格尊严的穷人。我们只要稍加回忆,便能想出许许多多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作家在塑造他们的性格时,出了给予生死的考验和爱恨情仇的考验之外,经常使用的手段,就是把富人当成试金石,对人物进行考验,经过富贵诱惑的自然是君子,经不住富贵诱惑的便堕落成小人、奴才、叛徒或帮凶。
⑤人类的欲望是填不满的黑洞。渔夫的老婆起初的欲望只是想要一只新木盆,但得到了新木盆后,她马上就要木房子……她甚至让那条能满足她欲望的金鱼做她的奴仆,这就越过了界限,如同吹肥皂泡,吹得过大,必然爆破。凡事总有限度,一旦过度,必受惩罚,这是朴素的人生哲学,也是自然界诸多事物的规律。民间流传的许多具有劝诫意义的故事都在提醒人们克制自己的欲望。据说印度人为捕捉猴子,制作一种木笼,笼中放着食物。猴子伸进手去,抓住食物,手就拿不出来。要想拿出手来,必须放下食物,但猴子绝对不肯放下食物。猴子没有“放下”的智慧。人有“放下”的智慧吗?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美女的诱惑,有的人能抵挡金钱美女的诱惑,但未必能抵挡权力的诱惑,人总是会有一些舍不得放下的东西,这就是人的弱点,也是人的丰富性所在。
⑥毫无疑问,贫富与欲望,依然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痛苦或者欢乐的根源。
⑦在这样的时代,我们的文学其实担当着重大责任,这就是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责任,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人们,尤其是那些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了财富和权势的富贵者们,他们是罪人,神灵是不会保佑他们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一千条裙子,一万双鞋子的女人们,她们是有罪的;我们要用我们的作品告诉那些有十几辆豪华轿车的男人们,他们是有罪的;我们要告诉那些置买了私人飞机私人游艇的人,他们是有罪的,尽管在这个世界上有了钱就可以为所欲为,但他们的为所欲为是对人类的犯罪,即便他们的钱是用合法的手段挣来的。
⑧我们应该用我们的文学作品向人们传达许多最基本的道理:譬如房子是盖了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们要让人们记起来,在人类没有发明电灯前,近视眼远比现在少。在没有电视前,人们的业余时间照样很丰富。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让人们知道,交通的便捷使人们失去了旅游的快乐,通讯的快捷使人们失去了通信的幸福,食物的过剩使人们失去了吃的滋味。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没有必要用那么快的速度发展,没有必要让动物和植物长得那么快,因为动物和植物长得快了就不好吃,就没有营养,就含有激素和其它毒药。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在资本、贪欲、权势刺激下的科学的病态发展,已经使人类生活丧失了许多情趣且充满了危机,我们要通过文学作品告诉人们,悠着点,慢着点,十分聪明用五分,留下五分给子孙。
⑨我们的文学真能使人类的贪欲,尤其是国家的贪欲有所收敛吗?结论是悲观的,尽管结论是悲观的,但我们不能放弃努力,因为,这不仅仅是救他人,同时也是救自己。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文章开头的划线句有什么作用?
第③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结合全文,具体谈谈莫言认为文学应承担起哪些责任。(至少写两个方面)4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一碗糁的尊严
叶倾城
早春二月,还冷得很。我在泰山脚下、岱庙的山墙上,迎面长风像太极拳,柔中带刚,令人立足不稳。
快中午,出了岱庙,我在泰安后街小巷逛来逛去,一眼看见招牌“泰山名吃正宗传统独一家糁馆”。糁是什么?下面一行中号字:面食2.5元即吃。
这家糁馆是要自己去窗口端餐的,吃完算钱。我端着托盘走到近门,看到一位老先生独个儿占了张桌子。我向他笑笑,坐下来。
老先生庄重地向我点头:“吃饭呀?”伸手招呼我,“吃点儿菜。”他正在自斟自饮,自得其乐:小盅白酒偶尔抿一口,一碟花生米,一盘韭菜炒蛋。我客气地谢谢他。
糁是健康小麦色,类似粥也像面糊,汤上微微荡漾着蛋花。专注喝一口,鸡汤的清鲜,胡椒的微辣,暖暖地下了肚,口感似稠而稀,汤薄而味浓。老先生一直在留意我,此刻徐徐问:“好喝吗?”我说:“好喝呀。”他满意地点头,伸出三根手指:“我每天喝三碗。这个好,养人,增寿,美容。你看我像多少岁?我都六十了。”语笑皆朗朗,确实更像个中年人。
有人过来,老先生站起来,拉着人家的手:“吃好了吗?吃什么了?”俯耳过去,似说悄悄话,但原来只是体贴地算账,“两碗糁,两份面食,10块。”我才反应回来,老先生是老板。给钱找钱,他真诚地道别,“明天见。”从容坐下,整个一气呵成,仿佛就是寻常人家送客。
同行的朋友端着油条过来,还没坐定就跟我说,“这大妈真好,怕我不知道,告诉我,吃多少都是2块5。”我一愣:“什么?”
老先生点头:“没错,面食一人2块5,不管多少。”又给朋友让菜,“你吃点儿,别客气。”
不断有人结账,每次老先生都站起身,与人寒暄数句,是熟客,还说些家长里短。也有我似的生客,老先生一视同仁,问几句:“哪里来的?有机会再来呀。”郑重在对方臂膊上轻拍一下,是一种无声的嘱托。
朋友吃完了,居然还打算起身去拿:“2块5任吃。”我一把按死他:“你打算把人家吃破产呀?”举目一看,真有人桌上一簸箩满满的,油饼、油条、卷饼、馅饼……吃得十分惬意。我心里暗道:要我开餐馆,这种吃货直接叉出去。
老先生居然站在朋友一边:“去吃去呀。随便吃。”我惭愧于他的胸襟:来了就管饱,相信你不会为了占小便宜撑着自己。我们光顾他的店,成为他的客人。他于是以主人的自信与热情,邀我们入座,嘘寒问暖,为我们吃得饱吃得好真心喜悦。他不是在服务,而是在待客,周身上下,都是一种饱经世事后的洒脱,对自己的店,对自己的饭食,他有百分百的底气。
老先生的店让我想起《水浒传》里常用的“主人家”:客栈主人、饭馆主人、赶脚主人……这是他们的产业,他们的店,也是他们的家。他不是在服务,只是待客。
他对于我们,如遇大宾,我们对他,视为东道主。我们和他萍水相逢,互相成为对方生命中的一刻的温暖,人生大宴中,不是每一次主宾,都能这般好聚还散。
我与朋友,一人一碗糁,2块5的面食,我还另外要了一小碟牛三袋子(疑似牛胃),3块。一共13块,完成了泰山脚下一顿简单的中餐。
出了门,再回头看一眼,招牌上写着:早上5:——下午2:00.这招牌与老先生一样,都有着既不傲慢也不讨好的姿态。
一碗糁的尊严,让人感动。谈谈文章题目“一碗糁的尊严”的含义。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也有我似的生客,老先生一视同仁问几句。
(2)举目一看,真有人桌上一簸箩满满的,油饼、油条、卷饼、馅饼……吃得十分惬意。结合文章分析第一段中划线句的作用。
你认为糁馆老板是个怎样的人?作者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
结合“我们和他萍水相逢,互相成为对方生命中的一刻的温暖,人生大宴中,不是每一次主宾,都能这般好聚还散。”一句,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
①盐是一种生活必需品,它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离子和钠离子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氯离子具有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和组成胃酸等生理作用。钠离子在人体水量恒定上起主要调节作用,钠多则水也多,钠少水也应当减少。因此盐摄入过多时,可能发生水肿,过少时,可能引起脱水。
②虽然我们的身体离不开盐,但是过多的摄入盐却对身体产生危害。日本秋田县的居民喜欢吃咸食,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20-30克,比其他县的居民多两倍。结果秋田县居民中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是日本有名的短命县
③为什么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呢?研究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也就是说,人体盐分多了,对水分的需求也要相应的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导致血管内血浆容易增加,最终引发高血压。最近科学家发现,一种蛋白质“Racl”在摄取盐分过多导致高血压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如果开发出抑制Racl的药物,就能够治疗因摄取盐分过多而导致的高血压。
④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标准,每人每天盐摄入量以5克为宜,不宜超过6克。事实上人们的盐摄入量往往高于此推荐值。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人每天摄入盐9.7克,农村居民为11.1克,并且中老年群体盐摄入量明显高于青少年。
⑤减少盐的摄入不仅有助于降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还有利于降低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由此可见,对于高血压、脑血栓等疾病患者,采取限制盐摄入量要比多吃蛋白质和不吃肥肉等措施更有效。
⑥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将盐摄入量从每天9—12克减少到5—6克,血压会有明显的降低。通过这种方式所达到的降压效果等同于口服降压药的效果。
⑦ 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 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
⑧如何降低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呢?请记住,少吃盐永远是你的健康之道。简要概括盐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简要说明第⑦段中加点词“尽量”的表达效果。
第②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选择两种并说明其作用。
现代文阅读(23分)
(一)有事喊董三儿
董三儿不是我们公司员工,是蹬“倒骑驴”的闲散打工人员。在东北铁岭,称人力三轮车为倒骑驴。董三儿每天比员工来得早,推着倒骑驴站在公司前。见往来的员工笑着打招呼。上班啦!问候里浸淫了无限羡慕。四十余岁高大的汉子,脸上挤满了谄媚的余韵,就格外引人注意了。
公司是较大的国有企业,员工十三年未涨过工资,普通员工一千三百多块的月薪,与国民经济发展极不适应。公司就像一根鸡肋,仅仅拴住大家的身子,员工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多了分外的工作,一次两次三次四次就罢了,时间长了就吹胡子瞪眼,不给领导们好脸色看。大小领导都深感惭愧,多不好意思指手画脚。这样就给了董三儿机会。比如,抬桌子、搬椅子、送货物等,员工都懒得多伸一下手。大家顺嘴一句话:找董三儿来。有人到楼下找董三儿,有的甚至推开窗户就喊一声。董三儿乐颠颠地来了,穿着脏的旧衣服,铁塔一样横在办公室门前。大家七嘴八舌指派。董三儿记下说声好嘞。一会儿的工夫就做好。末了余兴未尽的样子,问,还有活儿干没?这热情和态度多么像雷锋。给董三儿的报酬形式多样,也许是半车旧报刊,也许是一些劳保用品,比如皮手套、胶皮靴等。这些东西物超所值,远高于董三儿的劳动价值。
公司有家属区的物业管理,疏通下水维修上水等,都是班组员工干,后来员工嫌工资挣得少,怠工,停工,罢工。班组长就带头干活儿,后来班组长也撂了挑子,抄着手大眼瞪小眼。物业公司经理没有办法,某次蓦然想起散工董三儿来,他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董三儿喜欢干水暖维修,卸下的钢管作为废品卖掉,足以抵几天的工钱。董三儿做活儿不偷懒不嫌脏,一位退休工人家下水道堵塞,董三儿挽起袖子用手掏,脏水脏物挨着鼻子嘴巴,老工人感动得什么似的,用红字写了感谢信送到公司。公司多年没有受过表扬,狠狠地把物业公司表扬一番。物业公司经理恍然大悟,再有苦脏累的活儿,就叫人喊董三儿过来。董三儿来了,似乎什么活儿都能做。物业公司经理说,你自己干不了。董三儿说,俺再找几个人来。操起手机喊了几嗓子,一会儿,几辆倒骑驴匆匆赶来,都是市场上打散工的汉子。
董三儿笑嘻嘻地对经理说,你老人家看这些活儿,我们哥们儿要养家糊口,蹬倒骑驴也赚个三十五十的,是不是给俺定一个标准?
物业公司经理手里有小金库,拍了板子说一天六十元,中午管一荤两素盒饭。没有工钱给董三儿时,就用钢管弯头水嘴子等充抵,都是从总公司领来的消耗品。这个标准就延续了下来。董三儿熟悉家属区的管路系统,就像掰着自己的手指头。董三儿听从指挥随叫随到,一个普通员工也能指使,从来没有怨言和二话,满心满意乐呵呵的样子。
2011年秋天,供热系统年久失修瘫痪了,公司招标请有关公司维修。董三儿穿着工装来报名。招标人员问:“你来干什么?”董三儿说:“俺来投标。”招标负责人说:“别胡闹,你投标也不能给你。”董三儿问:“为啥?”招标人说:“啥也不为,就是不行。”董三儿讪讪地离开了。后来一家维修公司中标,这家公司做了充分准备,了解整个供热的运行系统。
作业现场出现了董三儿,公司负责安全人员好奇。董三儿说,招标时我授权别人去投标。
负责安全的人想起来,说:“有一个法人代表叫董浩然。”
董三儿说:“俺就是董浩然。”请简要概括董三儿的形象特点。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任意找出两处,分析其作用。
请简要回答最后一自然段的作用。
从这篇小说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简要回答。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难得淡定
(1)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潇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读来读去,我读出了两个字:淡定。淡定,是近年来颇时髦的一个词,但作为一种情怀和境界,却是古已有之。
(2)东坡对自己的淡定是很有自信的,一生坎坷,几经浮沉,就是靠淡定情怀才没有被打垮,而且活得很潇洒。不过,还有比他更淡定的。一天,东坡坐禅,茅塞顿开,悟出“八风吹不动“一语,非常满意。忙遣书童把字送到江对岸的老和尚佛印那里指正。佛印看后,在下面写了一个“屁”字。苏轼不由恼火,过江来评理。佛印一笑,又添几字,成了“一屁过江来“。看来,苏轼在淡定上比佛印还差了一大截。
(3)淡定,是指面对危险和被动局面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镇定态度。昔日,诸葛亮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镇定自若,方寸不乱,别出心裁地唱了一出“空城计”,化险为夷,留下千古美谈。2011年2月11日,印度外长克里希纳在联合国发言时,念错了稿子,引起底下一片骚动,那是相当的尴尬。可克里希纳却镇定自若,微微一笑,颇有大将风度地说:“啊,文件太多了,忙中出错,看来文山会海真是害死人哪?”淡定的一句话就巧妙地化解了被动局面,台下传来了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4)淡定,也指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的淡泊精神,得之淡然,失之泰然。太史公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乾隆问和珅:“运河上千帆竞发,船来船往,都运的是什么?”和珅答曰:“一为名,一为利。”可见,自古至今,能轻名利者不多。东汉将军冯异算是一个,他为人谦逊低调,每当宿营时,将领们就坐在一起争功,冯异却常一个人躲在树下休息,人称“大树将军”。这是在名前的淡定。东汉大臣甄宇也是一个,每年腊月祭祀后,皇帝要赏赐给博士每人一头羊。羊有大小肥瘦,很不好分,常引争执,甄宇就主动牵走了最瘦小的羊,人称“瘦羊博士”。这是在利前的淡定。
(5)淡定,还指在胜败利钝面前从容不迫,胜不骄,败不馁。东晋时,淝水之战的捷报送到京城时,主帅谢安与客人正在下棋。他拿过捷报阅过,便随手放在一边,不动声色继续下棋,就好像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他淡定如水,客人却忍不住问道:“前方战事如何?”他漫不经心地回答:“孩子们已打败了敌人。”依旧从容安详。这便是他的淡定涵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胜败都是过眼云烟。
(6)淡定,还有面对生死的自若精神。“千古艰难唯一死”,面对死亡仍能保持淡定,尤为难能可贵。金圣叹受“抗粮哭庙”案牵连而被朝廷处以极刑,泰然自若,临刑不惧,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嵇康遭人陷害,临行前,神色不变,如同平常,还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就戮。
(7)时下,戾气太重,使人总处于紧张之中,幸福指数大打折扣。有了淡定情怀,大家才能心平气和,轻看身外之物,直面灾害和困难,做到“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文中开头引用苏轼的词作有什么作用?
文章第(4)段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结合文章内容,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谈谈你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