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体内平衡法则是指生物体能够调控自身内部环境的能力。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大自然赋予人类躯体保持体内各种稳态的能力。然而,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诱发人体内能量、营养素、激素、微生态等方面的生化失衡,破坏原有稳态。这表明(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更人的破坏性
②人类在调控体内平衡方面并不比其他生物体具有更多的主动性
③外部因素能引起事物内部联系的改变,从而影响事物性质和状态
④内部与外部的联系是维系人体原有稳态的必要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瑞典文学院2012年10月11日宜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此消息一出,犹如“蝴蝶效应”,全世界为之共鸣。莫言“火”了,莫言作品“火”了,好久没有卖点的文学书市场也因莫言获诺奖而急剧升温,甚至早市开盘A股相关文化类上市公司也集体大涨。这说明(  )

A.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B.人为事物的联系其有“人化”的特点,具有主观性
C.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
D.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你是弱势群体吗?”在一系列社会调查中,无论是扛着编织袋进城的农民工、拿着简历在职场奔走的大学生,还是月收入过万的白领、工作稳定的公务员,不少人纷纷给自己贴上“弱势”的标签。“弱势心态”是在社会结构、社会利益迅速分化的时代,人们的心灵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紧张、不安等情绪而产生的心态。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下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  )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不同的价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
①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②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④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生可通过高考入学的“农转非”政策取得城镇户口。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效益的提高,城镇户口的吸引力逐渐下降,有些已办理“农转非”的学生甚至有了“非转农”的念头。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时代精神的精华发生了变化 B.主体的认识能力发生了变化
C.社会存在发生了变化 D.社会生活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