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动财富分享方面的反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达到惠及更多百姓的目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需要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实施一系列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顶层设计”。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分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个人品德 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又到了大学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时期,今年的就业形势又是不容乐观。某高校就业负责人提醒毕业生:一要调整期望值,不要挑肥拣瘦;二要尽早实习获得工作经验,提高竞争力;三要做多种准备,如考研、备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
材料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从国家和大学生自身的角度分析,应该怎样应对就业挑战?

小敏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在开学前,她打算买一部手机。小敏来到手机卖场,发现手机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价格差剧也比较大。除了iPhone等几种高端手机外,其他手机都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比起前几年,功能增多了,而价格则普遍降低了。
小敏有两点考虑:其一,自己买手机主要是为了日常联系、交流、上网的方便,一定要买一个具备这些功能的智能手机;其二,虽然iphone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手机,周围有不少同学都有,但考虑到自己的家庭生活条件一般,开学后要有一笔不小的学费支出,所以,价格不宜过高。最后,经过反复比较,小敏终于买到一款样式不错、价格适中的名牌智能手机。
(1)分析手机品牌价格相差大而且普遍降低的原因。
(2)对小敏的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作出评价。

“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的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产业规模小、发展不平衡,专业人员匮乏、科技含量低,特色文化产业缺乏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相对较小,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还不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从文化企业发展的角度分析说明应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将有23.9万亿央企资产重组盛宴开席。目前,央企上市公司申请重大资产重组有56家,已经审核通过的有52家,审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金额达1598亿元,目前央企数量已减少117家,央企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和通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及运输、矿业、冶金和机械等支柱行业。
材料二 “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国企股权多元化改革步伐,大力鼓励民间资本采用市场方式参与国企改革重组。继续支持鼓励引导央企与地方国企、地方国企之间,国企与民企等相互持股、联合重组,在国资跨区域优化配置方面取得新进展。同时,国有大型企业未来要进一步收缩战线,从不具有主导优势的产业主动退出。
( 1 )从所有制的角度分析,央企属于什么所有制形式?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它的认识
( 2 )央企数量的减少会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为,太原市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总结提炼出“包容 尚德 崇法 诚信 卓越”的城市核心价值观,把文明创建作为“最大的惠民工程”来抓,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实施文化振兴工程,开展积极向上的群体性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文化氛围,引导市民长期投身文化建设。通过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人文内涵,对内凝聚力量、对外树立形象,提振城市精气神。
材料二建设“包容性城市”已成世界城市发展趋势。太原要实现建成一流的省会城市、努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需要立足本土、放眼全国、胸怀世界。 太原自古地处中原汉民族与草原游牧民族的交汇之地,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融合之地,是一座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中国北方军事边贸重镇和历史古都。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太原是古代北方民族融合的中心,汉族和诸多少数民族在这里杂居相处、互通有无,逐步融为一体,丰富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包容既体现了城市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也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现代化。有了尊重和包容,有了胸襟和敬畏,城市的繁荣发展就会赢得更多空间和潜质。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影响的角度,说明文化建设在该市创建文明城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结合材料二,谈谈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内涵及其在城市精神建设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