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动财富分享方面的反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达到惠及更多百姓的目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需要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实施一系列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顶层设计”。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效率与公平关系的有关知识说明分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一: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决定,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中央财政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适当支持,省和市、县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大资金投入。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党和国家要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
某村过去是有名的“三难村”(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近年来,该地方政府充分尊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普遍推行了议事恳谈会的民主管理新形式,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群策群力发展农村经济。他们认识到,要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发展,必须克服“就农业抓农业”的思路,树立全新的发展思路。为此,他们首先筹措资金180万元,解决了制约农村发展的“三难”这一关键问题。其次,实行种植业、奶牛业、劳务输出三业并举。他们选择两个村进行“小麦、西瓜、红薯”间作实验,改造传统种植业,取得成功后在全乡大面积推广;积极引导农民搞起了奶牛合作社,改造传统种植业,取得成功后在全乡大面积推广;积极引导农民搞起了奶牛合作社,提高了奶牛生产的整体效益。该乡2005年年人均收入突破9780元,2006年初被县政府推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从经济上说明该乡是如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
(2)该乡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角色是如何定位的?
(3)该乡政府发展经济的新做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国家实行促进就业的长期战略决策,要完善就业培训和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
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回答:国家为什么要重视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强调,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要加强重点监控,重点对劳动密集型和使用农民工较多的用人单位加大检查力度,认真检查工资支付情况。
(1)上述材料体现了经济常识的什么道理?
(2)在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哪些主要权利?
山东作出实施名牌产品战略的重大决策以来,累计推出名牌产品301个。他们把名牌分为三个层次:轻骑等5个品牌为上东省培植国际知名品牌,小鸭等65个产品为争创全国名牌产品,考格尔等231个名牌产品为山东地方名牌产地。山东名牌不搞终身制,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1)你认为山东省做出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决策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如果你将来成为一个企业经营者,从材料中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