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4分)金属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电气和电子工业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资料显示:加热条件下氨气能够还原CuO得到金属铜。某同学用装置I和Ⅱ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装置I中应选用试剂______(供选用的试剂有:NH4Cl固体、NH4HCO3固体),试剂a最好选用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III吸收尾气,如何检验所得溶液中数目最多的阳离子(只回答试剂名称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解硫酸铜溶液也可得到金属铜。
①以黄铜矿(主要成份为CuFeS2)为原料采用电解法可制取硫酸铜溶液。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其过程,阳极区稀硫酸的作用是溶解矿粉得到Cu2+、Fe2+、H2S,硫酸铁的作用是氧化吸收H2S,防止逸出造成污染。电解过程中,阳极区Fe3+的浓度基本保持不变,原因是(用电极反应式回答)______________,阴极上先有固体析出,然后又溶解,阴极区通入O2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回答)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CuSO4溶液制取金属铜,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此时加入9.8gCu(OH)2恰好能使电解质溶液恢复至初始状态,则该过程中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标准状况)。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2)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
(3)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4)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填字母编号)
(a)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1)指出氧在下列各物质中的化合价,分别写出由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下列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反应条件)。
①Na2O:
②Na2O2
(2)KO2能吸收CO2生成K2CO3和O2,故可用作特殊情况下的氧气源,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人体内O对健康有害,使人过早衰老,但在催化剂SOD存在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请完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由几种离子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Mg2+、Cu2+、Ba2+、C1、SO42—、CO32-。将该混合物溶于水后得无色澄清溶液,现分别取3份100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a
加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加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
收集到气体1.12L(已折算成标准
状况下的体积)
c
加足量BaC12溶液时,对所得沉淀进行洗涤、干燥、称量;再向沉淀中加足量稀盐酸,然后干燥、称量
第一次称量读数为6. 27g,第二次
称量读数为2.33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2)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
(3)试写出实验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判断混合物中是否存在K+(填“是”或“否”)。
理由是

某芳香族化合物A发生以下反应:(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8.有机玻璃的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2)G的结构简式
(3)B→D的反应类型,H-→I的反应类型
(4)C→H的反应方程式
D→E的反应方程式
(5)符合以下条件的M的同分异构体有种(不包括M)
①含有苯环结构②含有
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CO和H2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t/min
CO/mol
H2/mol
Z/mol
0
1.00
1.00
0.00
1
0.90
0.80
0.10
3
0.75
0.50
0.25
5
0.65
0.30
0.35
7
0.55
0.10
0.45
9
0.55
0.10
0.45
10
0.55
0.10
0.45

(1)(根据上表中数据,在下图中画出CO、z的物质的量的浓度(c)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

(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在3—5 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
(4)图2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a表示不使用催化剂时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b表示使用催化剂后的能量变化。该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5)恒容条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增大的有(选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使用催化剂 C.再充人2 mol H2 d.再充人2 mol He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