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碳素钢(即铁和碳的合金)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常温下,工业上可用铁质容器盛放冷的浓硫酸,其原因是                       
(2)称取碳素钢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混合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产生Fe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检验是否有Fe2+应选用下列       (选填序号)试剂。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560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正确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探究二】
根据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分析,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Q1和Q2两种气体,其中Q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0893g·L-1。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假设有关气体完全反应)。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Y气体中的Q2气体是如何生成的                      
(5)为确认Q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洗气瓶M于              (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Q1,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石蜡油分解制乙烯及乙烯的化学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摄影胶卷上涂的感光材料主要是AgBr。在照相时按动快门的一瞬间,进入相机的光使AgBr发生了分解反应。由于进光量极少,分解出的Ag极少,所以必须通过化学方法进行显影才能看到底片上的影像。对苯二酚是一种常用的显影剂,在显影时发生了如下变化:

(1)曝光时所产生的微量Ag在显影过程中________。
A.是氧化剂 B.是还原剂
C.起催化剂的作用 D.不起什么作用
(2)显影液中如果只溶有对苯二酚,显影速度则非常缓慢。为提高显影速度,可加入_________。
A.Na2SO4B.Na2SO3C.Na2CO3D.Na2S2O3
(3)溶于显影液中的氧气能与对苯二酚反应,最终生成棕褐色的污斑,影响底片的质量。

为避免形成污斑,可向显影液中加入__________。
A.Na2SO4B.Na2SO3C.Na2CO3D.Na2S2O3

设计一个简单的一次性完成实验的装置图,验证醋酸溶液、二氧化碳水溶液、苯酚溶液的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C6H5OH。

(1)利用上图所示的仪器可以组装实验装置,则仪器连接顺序为: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图,完成以下问题:

(1)这套装置可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实验目的。
(2)仪器连接安装好进行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点燃B处的酒精灯,先___________,再集中火焰加热铜丝,随后向装置中不断地缓缓鼓入空气,此时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移去酒精灯,继续不断的缓缓鼓入空气,B中仍重复如上现象,说明B处发生的反应是一个________反应。
(4)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能在此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装置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E装置的试管中所得溶液的成分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Ⅰ)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


密度(g·cm-3)
熔点(℃)沸
点(℃)
溶解性
环己醇
0.96
25
161
能溶于水
环己烯
0.81
-103
83
难溶于水


图Ⅰ
(1)制备粗品
将12.5 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1 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中和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_______________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_______________(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图Ⅱ
②再将环己烯按图Ⅱ装置蒸馏,冷却水从____________口进入。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目的是____________。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____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蒸馏时从70 ℃开始收集产品
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a.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b.用金属钠c.测定沸点

乙醇的沸点是78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乙醚(CH3CH2OCH2CH3)的沸点为34.6 ℃,难溶于水,在饱和Na2CO3溶液中几乎不溶,乙醚极易燃烧。实验室制乙醚的反应原理如下:
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图6-3
(1)图6-3中甲和乙是两套实验室制乙醚的装置,选择装置__________最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液中应加入沸石,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中温度计的位置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装置乙制得的乙醚中可能含有大量杂质,这种杂质是__________,除去这种杂质的简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反应温度太高将会发生__________反应,产物是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