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碳素钢(即铁和碳的合金)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常温下,工业上可用铁质容器盛放冷的浓硫酸,其原因是 。
(2)称取碳素钢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混合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产生Fe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检验是否有Fe2+应选用下列 (选填序号)试剂。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560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正确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
【探究二】
根据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分析,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Q1和Q2两种气体,其中Q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0893g·L-1。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假设有关气体完全反应)。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Y气体中的Q2气体是如何生成的 。
(5)为确认Q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洗气瓶M于 (选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Q1,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
某班级的探究小组研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
(一)制备氧化铜
(1)称取5.0g CuSO4·5H2O晶体,研细后溶解:此步骤需要的仪器有 。
(2)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滴加NaOH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此步实验现象: ;
离子方程式为: 。
(3) A.把步骤(2)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到蒸发皿内,稍微加热至沸腾,搅拌,直到沉淀全部变为黑色固体,停止加热,再过滤、洗涤、干燥、再转移到研钵中研细备用。
B.把步骤(2)中的溶液和沉淀转移到过滤器中过滤,洗涤,将上述沉淀在蒸发皿中进行蒸发,至全部变为黑色固体为止。再转移到研钵中研细备用。
你认为那一个步骤更好,说明理由: 。
(二)证明氧化铜起催化剂作用
设计对比实验①任取两份氯酸钾,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在其中一份中加入经精确称量的ng氧化铜粉末;②将两份氯酸钾同时在相同条件下正确加热,将放出的气体通入水中;③停止加热,冷却,将原先混有氧化铜的反应后混合物加水溶解,小心过滤,得到滤出物,洗涤并干燥;④观察滤出物的颜色和状态;⑤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和,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并观察试验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铜作催化剂的理论依据是: 。
(2)以上实验步骤,有一步不够严密,请指出是那一步: (填步骤序号);该步骤应该做何改进? 。
(3)要达到实验目的,还应该再增加一个实验步骤,这个实验步骤是 。
(4)若用另一套实验装置和操作替换第⑤步实验,也可以达到这一步的实验目的,请从图中所给的仪器作出合理选择,将它们连接成一个符合设计者要求的试验装置。
这个实验装置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 接 接 接 接 接
新型材料纳米α-Fe粉具有超强的磁性能,可用作高密度磁记录的介质以及高效催化剂等。在不同温度下,α—Fe粉与蒸气反应的固体产物不同:温度低于570℃时,生成FeO,高于570℃时,生成Fe3O4。
(1)甲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α-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证明实验中有氢气产生的现象是。
(2)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α-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并验证产物。
①试管a中的物质是。
②乙同学为探究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成分,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将反应后得到黑色粉末X(假定为均匀的),取出少量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少量盐酸,微热 |
黑色粉末逐渐溶解,溶液呈浅绿色;有少量气泡产生 |
Ⅱ |
向实验I中得到的溶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 |
溶液没有出现红色 |
实验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存在Fe3O4,主要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乙同学称取5.60gFe粉,用上图装置反应一段时候后,停止加热。将试管内的固体物质在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得质量为6.88g。然后将冷却后的固体物质与足量FeCl3溶液充分反应,测定消耗FeCl3的物质的量,最终确定产物的成分。若此装置中Fe粉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为Fe3O4,则消耗FeCl3的物质的量应为mol。
下图虚线框中的装置可用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填写下列空白。(已知二氧化硫能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写出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将装置中①、②、③三部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①、③,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____。
(3)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①、③、②,则不能检出的物质是_ _ _和,。
(4)如果将第②部分仪器中连接在酸性KMnO4溶液后的装有品红溶液的洗气瓶去掉,则对所作出的结论会有什么影响?
请说明具体原因。
欲用密度为1.18g/cm3(质量分数36.5%)的浓盐酸配制250mL1mol/L盐酸,回答下列各问:
(1)所需浓盐酸体积约为_______mL(填整数)。
(2)所需仪器为量筒、烧杯、滴管及_____、_______。
(3)若定容时俯视,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要求的值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若定容后再摇匀静置,发现凹液面低于刻度线。此时应该(填标号)_____。
A. 直接转移到试剂瓶中 B. 加水重新定容后贮存于容量瓶中
C. 重新定容后再转移到试剂瓶中
某合作学习小组分别利用装置Ⅰ、Ⅱ探究铜与硝酸的反应。
(1)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比较装置Ⅰ、Ⅱ中的反应现象,其不同点是;
;
(2)该小组给Ⅰ反应后的溶液用小火加热一会儿,然后自然冷却。实验中观察到:试管上部气体颜色变深,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倒吸。倒吸后,试管中混合液呈淡蓝色,试管中有色气体消失。
①“试管上部气体颜色变深”的可能原因是 ;
②“倒吸”的原因是 ;
③“溶液呈淡蓝色”的可能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