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新体验。(18分)
聪明人的眼光
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是一位眼光敏锐、接受新事物能力很强的智者。
有一天,林肯独自一人来到华盛顿的大街上,那时还没有电视等先进的媒体传播,他只要稍加改装,就不会被人认出来。忽然,他发现在一家名为《智慧》的杂志社门前围了一大群人,于是,他也好奇地凑了上去。结果发现,在华丽的墙壁上竟钻了一个小洞,洞旁写了几个醒目的大字:“不许向里看!”然而好奇心还是驱使人们争先恐后地向里观望,林肯也顺着小洞向里看,原来里面是用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组成的一本《智慧》杂志的广告画面。
林肯总统觉得这家杂志社的广告很有创意,回来就吩咐秘书为自己订了一份。果然,《智慧》杂志不论内容编排、版式装帧、封面设计,还是质量,都堪称一流,颇受林肯的喜爱和青睐……这天,林肯处理完一天的公务,顺手拿起一本新到的《智慧》杂志翻起来,翻着翻着突然发现这本杂志的中间几页没有裁开。林肯很扫兴,顺手将杂志放在一边。晚上,林肯躺在床上突然想起了这本杂志:这既然是大家喜爱、风行全国的杂志,在管理方面应该是十分严格的,按常理决不会出现这种连页的现象。他由此联想到杂志社在墙壁小洞上做广告的事,难道这里面又有什么新花样?
他翻身下床,找到这本杂志,小心翼翼地用小刀裁开了它的连页,发现连页中的一页内容竟被纸糊住了。林肯想,被糊住的地方大概是印错了。但印错的内容又是什么呢?好奇心驱使林肯又用小刀一点点地撬起了糊纸,下面竟写着这样几行字:恭喜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请将杂志退还本刊,我们负责调换并给您寄去奖金。——《智慧》杂志社编辑部。
林肯对编辑部这种启发读者智慧和好奇心的做法极其欣赏,便提笔写了一封信。不久,林肯总统便接到新调换的杂志和编辑部的一封回信:总统先生,在我们这次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只有8个人从中获得了奖金,绝大多数人都采取了寄回杂志社调换的做法,看来您的确是位真正的智者。根据您来信的建议,我们决定将杂志改名。这本杂志,就是至今仍在风靡世界的《读者文摘》。
在故意印错的300本杂志中,机遇就摆在300人的面前,但绝大多数人熟视无睹,只有8个人在“平凡”之中发现了“非凡”,获得了奖金。
大地回春向万物发出了请柬,但并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发芽;机遇在人群中穿行,但不是每一个人都去奋力捕捉。机遇的确时有时无,但与其抱怨没有机遇,倒不如历练发现机遇的眼光。变革时代,是一个机遇特别多的年代,也是特别需要有一双能发现机遇的眼光的年代。
(1)从文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内。(6分)
眼光(    ) 风靡(    )
(    )的大字  (    )的墙壁
(    )地观望  (    )地撬开
(2)文章的第1自然段是讲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容上起着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可以看出来。(3分)
(3)文章第2自然段中画线句子里的“不许向里看”改成“请向里看”好不好?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恭喜您,您用您的好奇心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获得了本刊1万美元的奖金”一句与文中哪句相照应?用“  ”在文中画出来。(2分)
(5)面对没有剪裁开的《智慧》杂志,林肯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着用“先……然后……接着……最后……”连起来说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杂志社编辑部认为,林肯是一位真正的智者,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简要说说你的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记叙文(写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航天飞机
一架飞机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着。他一会儿俯(fǔ)冲,一会儿爬高,一会儿翻筋(jīn)斗,觉得很得意。
突然一声呼啸(xiào),一个庞(páng)然大物腾空而起。只见他三角形的翅(chì)膀(bǎng),尖尖的脑袋,方方的机尾,转眼间便无影无踪(zōng)了。飞机想:“这是什么呀?怎么飞得这样快呢?”
他找到智(zhì)慧(huì)老人,想问个究竟。智慧老人笑着说:“刚才你见到的是航天飞机。他比你飞得更高更快。你能飞两万米高就不错了,他却能飞几十万米高。从东海之
滨(bīn)到帕(pà)米尔高原,他只需要飞行七分钟,而你却要四个多小时呢!”智慧老人停了停,又说:“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bì)把卫星捞(lāo)回机舱(cāng),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飞机越听越不自在,他想,今后也许再也用不着我去飞翔了,便将起落架放了下来,智慧老人看出了飞机的心思,便开导他说:“航天飞机有他的长处,你也有你的长处。你的作用也是航天飞机替代不了的呀!”听了智慧老人的话,飞机又重新拌擞(sǒu)起精神,把已经放下的起落架收了起来,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
(1)用适当的词语替换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使句意保持不变。
①飞机越听越不自在,他想,今后也许( )再也用不着我去飞翔了;便将起落架放了下来。
②航天飞机有他的长处( ),你也有你的长处。
③听了智慧老人的话,飞机又重新抖擞( )起精神。
(2)按要求圈划。
①用“ ”画出具体表现飞机“很得意”的词句。
②用“ ”画出描写航天飞机样子的句子,并填空:
    (  )的翅膀 (  )的脑袋 (  )的机尾
(3)读下面一段话,做练习。
    航天飞机的本领可大了!他能绕着地球转圈圈,在太空中释放和回收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出了毛病,他就伸出巨大的手臂把卫星捞回机舱,带到地面上来维修。
①一段话中,能概括这段话中心意思的句子,称为中心句。请用“ ”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②按“总—分”关系给这段话分层,在层末用“|”标明。
③航天飞机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赏析阁。阅读诗句,完成练习。
我们绽开的笑脸,比阳光还要灿烂。
大人们惊觉:放下沉重的书包,
我们仍是那群率真的小孩儿。
(1)我们绽开的笑脸,阳光要灿烂。
用句中加点的词造句:
(2)“沉重的书包”指的是,“率真”的近义词是
(3)按下面的句式续写句子。
率真的孩儿是无拘无束的鱼儿,在海里快乐地游来游去;率真的孩儿是

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贝壳
席慕容
在海边,我捡起了一枚小小的贝壳。
贝壳很小,却非常坚硬和精致。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我一圈的复杂图样。怪不得古时候的人采用贝壳来做钱币!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
在海边捡起这一枚贝壳的时候,里面曾经居住过的小小柔软的肉体早已死去,在阳光、沙粒和海浪的淘洗之下,贝壳中生命所留下来的痕迹已经完全消失了。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一丝不苟啊!
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能停留的时间和空间是不是更长和更多一点呢?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的一丝不苟呢?
在千年之后,也许会有人对我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反复把玩,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丝不苟:固执:

②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卑微——()脆弱——()简单——()
③用“精”组词并恰当地补充下面的短语。
()的图案()的构思
()的礼物()的手艺
④读句子,完成练习。
但是,为了这样一个短暂和细小的生命,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的一丝不苟啊!
①贝壳里的生命“短暂和细小”是因为;贝壳里的生命“脆弱和卑微”是因为
②为了这样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是怎样的?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⑤作者由贝壳联想到了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⑥《一只贝》和《贝壳》让我们联想到了生命的价值,请写出有关生命价值的名言两句。

精彩赏析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光泽,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耀。但它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说不出来。
①用句中带点的词语造句。

②“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耀。但它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说不出来。”从词语
体会到了
③“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可怜”指的是 
“可敬”指的是

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故乡的芦苇
樊发稼
生我养我的故乡,给我留下多少梦幻般的记忆,(yóu yōu)其让我不能忘怀的,是那故乡的芦(wěi wéi)。
是的,就是那些朴实无华的芦苇。一片片,一簇簇,碧生生,绿油油,迎着轻风,摇(yè zhuài)着修长的秀枝,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给村庄镶上一道美丽的风景。
(jī jǐ)乎所有的河沟港(chà chā)、小湖池塘,都被绿色的芦苇掩映着。
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脑袋。在融融的春风中,快活地舒展它那狭长的叶子。这时候,我和小伙伴们总喜欢摘片芦叶,放在嘴边,吹出鸟鸣似的歌声。孩子们为这美妙的音乐陶醉……
我们还喜欢用芦叶折成绿色的芦叶船。我们一个个光着小脚丫,伏在河滩上,小心翼翼地把芦叶船移到水面上。“开船啰!开船啰!”于是,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绿色的“船队”便满载着我们纯真的幻想,顺流而去。
在那星月交辉的夏夜,我常带弟弟到芦苇丛中捉纺织娘,让纺织娘的歌声伴我们进入梦乡。
啊,故乡的芦苇!每每想起你,我就会沉浸在童年甜蜜的回忆之中。
(1)将短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用“”画出来。
(2)照样子,写词语。
晶晶__________ __________ 小心翼翼__________ __________ 
(3)故乡的芦苇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许多欢乐,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4)“每年,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脑袋。”这句话用了的修辞手法,把当作来写。从“迫不及待”体会到了
(5)作者故乡的芦苇让他难以忘怀,你的家乡有什么特产呢?说说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