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将木反倾斜,木块以不同的初速度沿木板向上滑到最高点后再返回,用光电门测量木块来回的速度,用刻度尺测量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确定木块向上运动的最大高度,让木块推动轻质卡到最高点,记录这个位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本实验中,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A.遮光条的宽度应尽量小些
B.实验前将轻质卡置于光电门附近
C.为了实验成功,木块的倾角必须大于某一值
D.光电门与轻质卡最终位置间的距离即为木块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mm.
(3)改变木块的初速度,测量出它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与木块来回经过光电门时速度的平方差,结果如下表所示,试在丙图坐标纸上作出△v2﹣x的图象,经测量木板倾角的余弦值为0.6,重力加速度取g=9.80m/s2,则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序号
1
2
3
4
5
X/cm
16.0
36.0
60.0
70.0
88.0
△v2/m2s﹣2
0.04
0.09
0.15
0.19
0.22

(4)由于轻质卡的影响,使得测量的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电阻箱R、多用电表电流挡、开关和导线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如图甲。

(1)若电阻箱电阻在几十Ω以内选取,R0=4.5Ω,则多用表选择开关应旋转至直流电流的
(填“1mA”、“10mA”或“100mA”)挡(已知在该电流挡多用表的内阻rg=3.0Ω)。
(2)多次调节电阻箱,并从多用表上读得相应的电流值,获取多组R和I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图线横轴截距的绝对值表示 ;由该图线可得干电池的电动势E=V(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于(填“测量误差”或“电表内阻”)。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m/s2.(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为了能用细线的拉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实验操作时必须首先_______________.
(3)若小车质量M=0.4 kg,改变砂桶和砂的质量m的值,进行多次实验,以下m的值合适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符号)

A.m1=5g B.m2=10g C.m3=400g D.m4=1kg

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工件的内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_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时,示数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_mm.

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跟弹簧长度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弹簧的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

砝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长度L(cm)
6.00
7.50
9.00
10.50
12.00
13.50
弹力大小f(N)
0
0.3
0.6
0.9
1.2
1.5


(1)由以上实验数据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__N/m。
(2)由以上实验数据得出弹簧弹力大小f与长度L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对应的函数关系图线与横轴(长度L)的交点代表__________。

在“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实验中,F1和F2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F’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的合力,F表示根据“等效性”通过实验得到的合力,则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图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