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2分)某家族成员中除患甲病(基因为A,a)外,还患有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图谱如下,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该地区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致病基因携带者。请据图回答问题:

(1)___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基因在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性遗传病。
(2)III-11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3)若III-11与本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
(4)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III-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III-11和III-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A卷)某种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直翅(B)对弯翅(b)为显性,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现有这种果蝇的一个个体,基因组成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果蝇的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精细胞时,在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情况下,基因A与a分离的时期是____________。
(3)若该果蝇与基因型为aabbXdXd的雌果蝇交配,后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该果蝇与一弯翅雌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出现了一个直翅个体,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在该果蝇的群体中,选择两个亲本进行杂交,使后代中雌性全部为红眼,雄性一半为红眼,一半为白眼,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蚕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12,科学家用3H标记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可以在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真核生物的DNA复制方式。
实验的基本过程如下:
Ⅰ.将蚕豆幼苗培养在含有3H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Ⅱ.当DNA分子双链都被3H标记后,再将根移到含有秋水仙素的非放射性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放射性情况。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蚕豆根尖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秋水仙素能使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其作用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Ⅰ中,在根尖细胞进行第一次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上带有放射性的染色单体有________条,每个DNA分子中,有________条链带有放射性。Ⅱ中,若观察到一个细胞具有24条染色体,且二分之一的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表示该细胞的染色体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上复制________次,该细胞含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
(3)上述实验表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生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非常大、没有基因突变、没有自然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如该生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个类型个体,并且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4)假定该生物种群是豌豆,则理论上该豌豆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

某同学希望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淀粉的微生物,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将其补充完整。
(1)土壤取样。
(2)配制选择培养基:配制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用法灭菌,倒平板备用。
(3)接种与选择:为避免样品中菌体浓度过高,需将培养液进行处理。之后,采用法将处理后的菌液接种在上述培养基上,在适宜条件下培养48h。为了证明配制的培养基是否受到杂菌污染,可设置作为对照组。
(4)筛选与纯化:将适量的(指示剂)滴加在平板中,如果菌落周围出现,则说明此种菌能产生

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法或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培养箱中培养24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至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敏感 、不敏感 );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敏感 、不敏感 );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