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的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
见下表):注:“+”表示有,“-”表示无。
|
酵母膏 |
无机盐 |
淀粉 |
纤维素粉 |
琼脂 |
CR溶液 |
水 |
培养基甲 |
+ |
+ |
+ |
+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 |
+ |
+ |
+ |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能”或“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Ⅰ.下面是有关生物的调节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神经信号在X处和Y处传导(传递)的区别是:在X处以,在Y处以;在Y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在X处给予适宜的刺激,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Y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药前相同,说明该药物的作用机制最可能是抑制了的功能;X处受到刺激时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2)如果图1代表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身体内某处的调节示意图,分泌物a代表某种激素,该激素可随血液循环带到垂体,并促进垂体分泌促进某腺体分泌激素b的激素。当血液中的激素b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反过来抑制细胞甲的活动,则细胞甲是细胞,激素b是。
(3)研究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棉纤维的产生,图2为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产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棉纤维既长又多)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则图中丙表示棉花。进一步研究发现生长素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促进细胞内的转录过程。请设计实验验证这种作用机制。
①实验材料:培养液、普通棉花胚珠表皮细胞、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RNA测量装置。
②该实验的目的是:。
③实验思路:
第一步:取两个培养瓶,编号为A、B,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培养液普通棉花胚珠表皮细胞。
第二步:A瓶不做处理,B瓶加入。
第三步:将A、B培养瓶放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
第四步:测定A、B培养瓶细胞中的含量,做好记录。
④实验结论:略。⑤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Ⅱ. 正常人血浆PH为;抗体的作用机理:。
现天气已转冷,米中学生起早床时常出现全身颤抖:写出此反射弧:。
为了确定细胞有氧呼吸苐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假设: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只发生在线粒体中,不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结果发现,1号和2号试管中均检测到CO2 (与预测结果不相符)。请回答:
(1)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合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原因是:。
改进措施是:。
(2)实验步骤③必须获得线粒体而不进一步离心获取线粒体基质的原因是,他们认为线粒体必须保持才能完成相应的功能。
(3)实验步骤⑤依据的实验原理是:。
(4)经分析及对实验个别步骤作恰当修改,重新实验后,获得了与预期相符合的实验结果。最后,老师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是不是在实验过程中,空气中CO2溶入样本中的量足够大,而被检测剂检测到C02呢?为了排除此干扰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你们如何解决?”你认为改进的措施是什么?。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问题:
Ⅰ.现有磨浆机、烧杯、滴管、量筒、玻璃棒、漏斗、纱布、苹果、试管、蒸馏水、质量分数为2%的果胶酶溶液、一定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下表是某小组利用上述材料进行的有关实验:(“/”表示不加),请回答下列问题:
操作顺序 |
项目 |
烧杯 |
|||
甲 |
乙 |
丙 |
丁 |
||
1 |
加入苹果泥 |
20ml |
20ml |
20ml |
20ml |
2 |
① |
2ml |
/ |
2ml |
2ml |
3 |
加入不同液体 |
2ml蒸馏水 |
2ml蒸馏水 |
2ml盐酸溶液 |
2ml氢氧化钠溶液 |
4 |
水浴恒温,玻璃棒搅拌 |
15分钟 |
15分钟 |
15分钟 |
15分钟 |
(1)表中①处的内容是。
(2)比较烧杯甲、丙、丁的结果可知:能影响酶的活性。
(3)若要验证果胶酶的作用,应把两个烧杯同时取出并过滤相同时间,观察并比较。
Ⅱ.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是法;一般情况下,提取胡萝卜素时,提取效率与原料颗粒的含水量成比;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的结果如右图所,请据图回答。
A、B、C、D四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乙代表的物质是。
Ⅰ、干细胞中c–Myc(原癌基因)、KIf4(抑癌基因)、Sox2和Oct-3/4等基因处于活跃表达状态,Oct-3/4的精确表达对于维持干细胞的正常自我更新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家利用逆转录病毒,将Oct-3/4、Sox2、c-Myc和Klf4四个关键基因转入高度分化的体细胞内,让其重新变成一个多功能iPS细胞(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Oct-3/4基因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处于状态。依据上图所示的原理,体细胞癌变是____等基因异常表达的结果;细胞凋亡是在图中等基因控制下的细胞___过程。
(2)研究人员利用小鼠体细胞诱导形成的iPS细胞,进一步诱导又获得了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iPS细胞的这种变化过程称作。
Ⅱ、玉米非糯性基因(A)对糯性基因(a)是显性,黄胚乳基因(H)对白胚乳基因(h)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9号和第6号染色体上。A-和a-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A和a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AA、Aa、aa、AA-、A-a、aa-6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雌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的基因型(需要指明雌雄):
。
(2)基因型为Aa-Hh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3)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AaHh(♀)×A-aHh(♂),反交:A-aHh(♀)×AaHh(♂),则正交后代中非糯性黄胚乳占__________、反交后代中非糯性白胚乳占________。
如图所示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数字均为实际测得的能量数值,单位为J/(cm2·a)。已知该生态系统受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为118 872 J/(cm2·a),但其中118 761 J/(cm2·a)的能量未被利用。那么,
(1)A固定的总的太阳能是J/(cm2·a)。
(2)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这体现了能量流动的__________特点
(3)污染物三丁基锡会随着食物链传递并对多种生物造成毒害,鼠在食用含较高剂量三丁基锡的食物后胸腺将萎缩,推测其对免疫的影响是。
(4)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若E种群中的总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总能量为1.6×108 kJ,从理论上分析,A种群获得的总能量最多是。
(5)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那么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优势主要是实现了对能量的和物质的,从而提高能量的_______。其中,从能量流动角度考虑,自然状态下如果蛙消失了,蛇的数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