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醉人的春夜  吴金良
“再遇到人,一定开口。”陈静想着,抬眼望了望胡同里昏黄的路灯。夜深了,到处是一片片黑黝黝的怪影。“唉!这倒霉的自行车!”她从心底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喟叹。
身后传来一串自行车铃声,陈静只来得及“哎”了一声,骑车的小伙子已经一掠而过。
咦!骑车的小伙子又回来了。陈静心里却紧张起来:“这么晚了,他……”
“您刚才喊我?”小伙子跳下车。“啊,没。”
矜持和自卫的心理占了上风,她语无伦次了。
“是车子坏了吧?”一双似笑非笑的细长眼睛望着她。
陈静稍稍镇静了一下:“链子卡在大套里了。”她讷讷着,低着头,心里升起一线希望的光。“那,我也爱莫能助了,没工具,谁也拆不开大链盒呀。”陈静心里又是一片黑暗。
“你家远吧?”
“我家?”她没了主意,下意识地推着车子往前走了几步。
“这样吧,胡同口外左边,有个车铺,这回可能还有人,你去看看吧!"小伙子在她身后跨上车子,边说边飞快地骑跑了。
“这号人!”陈静差点哭了。十一点了,哪家的车铺这时候还有人?她心里咒那小伙子:“骗人!叫你今晚做个噩梦。”
不信归不信,出了胡同口,陈静忍不住真朝左手方向看了一眼。便道上,果然有间小屋还亮着灯。她踌躇地站住了。小屋里走出一位二十来岁的姑娘,冲着陈静喊:“同志,来吧!”
“哎呀,真是车铺!”陈静觉得周围一下子亮了起来,沮丧、恐惧,一股脑儿没了。
这是间临街筒子房,通里屋的门关着,外面这间只有一桌一床和一辆自行车。一个年轻人正蹲在桌边翻看什么。“请进,就是地方小了点。”年轻人站起身,手里拿着把改锥。
陈静一愣:“是你?”
“是我。”年轻人笑了,“我说有人嘛,还能骗你?”他狡黠地眨了眨细长的眼睛。
“我哥送我嫂子上夜班,回来就急火火地把我叫起来,说有要事,原来是……”跟在陈静后面的姑娘说话像是放机枪。“还是有个体户好。”陈静心里想着,感激地冲着那姑娘笑了笑:“太麻烦你们了。”
“没什么,我哥怕您不敢来,才让我起来招呼您,其实您也是胆子太小。我就不怕。”说得陈静怪难为情的。
会者不难,车很快修好了。“多少钱?”陈静打心里希望这小伙子多收她点儿钱。
“钱?”小伙子一愣,旋即笑了:“给五块钱吧。”一只大手,满是油污,伸到陈静面前。
“五块?敲诈!”陈静心里一惊,却又无可奈何地掏出钱包。
“哥——”快嘴的姑娘拉长了声音叫着,“这么晚了,你还开玩笑!”她娇嗔地把那只油污的手打下去,转头对着陈静:“同志,您别多心,他就这样,跟谁都瞎逗。我们又不是开业修车的,哪儿有帮帮忙就要钱的?”姑娘有点不好意思了,脸上泛着红潮。
“好了,不开玩笑了。”小伙子搓了搓手,咧开嘴笑着,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
一路上,微风吹着陈静的长发,拂到脸上,怪痒痒的,又很舒服。她觉得今天晚上的路灯格外地亮,亮得耀眼;空气中,也仿佛有种醇美的甜味。
呵,这醉人的春夜!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篇微型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请联系全文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写法及其作用。
请联系上下文揣摩画波浪线句子所反映的人物心理,并用第一人称描绘出来。
小伙子心想:“                                   ”。
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小伙子的性格特点。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4分)
快递与电子商务
①从山东来京打工的阴法勇2004年刚当上快递员那会儿,每天在丰台区的三个镇之间骑车跑上五六十公里,也只能揽来三四个快件。但如今,阴法勇每天只去一家企业收件。他说:“这家企业的网上购物生意,每天都能发七八十个快件。光这一家我就快忙不过来了。”
②最早,民营快递的发展速度并不快。从2005年起,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其对快递业的正面影响开始显现。当年,圆通、申通、中通和韵达速递工资先后和淘宝签约,成为淘宝推荐的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中的网购迅速成为这些大型快递企业的主要业务来源。最高峰时,圆通70%的业务量都来自淘宝。对一些小型快递企业而言,电子商务产生的业务量甚至占其业务总量的90%-100%。在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近几年,快递业务收入每年都有20%只有的增长。
③然而,“成也电子商务,败也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在给快递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
④首先,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使急于抢占这个市场的快递业打起了价格战。七八年前,北京同城快递起价为10元左右,后来一度降至5元,DDS快递公司甚至曾打出上海同城快递2.8元的超低价。这种情况导致导致快递企业利润积累缓慢,扩大再生产能力不足,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市场需求,抗风险能力渐弱。先是DDS公司在业务激增的冲击下,因入不敷出倒闭。之后是去年11月11日淘宝大促销,一天就产生了1000多万件快递量,让快递企业也招架不住。造成混乱局面。
其次,近两年来的电子商务和快递业成为一根绳上的两只蚱蜢,电子商务跳得太快,而快递业被拽得踉踉跄跄。在管理上出现脱节情况。快递企业来不及兴建仓库,购置车辆和培训人员,往往采用特许加盟的方式扩大规模。这种方式虽然能快速扩大企业的派送范围,却难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快件延误、损毁或丢失的现象时常发生。特别是电子商务多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货,导致中西部地区派送任务重,揽收收入低,派送不积极,设计快件丢失、损毁和延误的投诉居高不下。
⑥如今,快递服务质量已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突破这一瓶颈,电子商务企业开始将触角伸至快递业:有的入股快递企业,有的开始自建物流。今年初,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集团也宣称将通过“物流宝”平台大力推进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并投入上百亿元兴建全国性仓储网络平台。专家预计,该平台一旦建成,对快递业将产生深远影响。总的来讲是会缓解快递业的供需矛盾。大量跨省快递将转变为同城快递,租不到飞机、火车而影响寄递速度的情况,以及长距离运输造成的快件损毁情况或将相应减少,网购快递服务质量也有望因此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加盟企业或将纷纷宣布独立,产业集中度也可能因此降低,快递业将重新“洗牌”。
请你说说选文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第⑥段中划线词“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在这种情况下,加盟企业或将纷纷宣布独立,产业集中度也可能因此降低,快递业将重新“洗牌”。

请根据选文④⑤段内容简要说明快递业“败也电子商务”的原因。


文中第⑤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它的作用。

阅读陆川的《读懂父爱》,回答问题
①我在一个家教很严的家庭里长大,父亲陆天明在外人眼里很温和,但对我从小就很严格。从我的童年到青年时代,父亲与我沟通的次数屈指可数,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
②我从小酷爱文艺,梦想长大后能成为张艺谋那样的国际名导。高中毕业后,我准备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但父亲坚决反对我的选择,认为我没有生活积淀和感受,拍不出什么好电影,还自作主张地为我填报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志愿。父亲掐断了我的梦想,为此我对他有了怨言。
③大学毕业后,我在国防科工委当了一名翻译。一次,我路过北京电影学院,发现海报栏里张贴着导演系招收研究生的简章,我沉睡的梦想再度被激活了。这次,我没有告诉父亲,就报考了导演系的研究生。入学考试时,电影学院一位教授是父亲的朋友,给父亲打去电话:“导演系研究生很难考,你不替儿子活动活动?”父亲断然拒绝了:“他行需要我活动吗?他不行拉关系又有什么用?”
④虽然我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导演系录取,但父亲的“冷酷”还是让我心里很不舒服。我总觉得父亲有些自私,过分专注自己的事业,而忽视了我的发展。
⑤几年后,我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专业导演,因为是新人,我整整3年时间没有导过一部电影。那时候,我整天无所事事,常常坐在街头,看着夕阳发呆。此时,父亲已经写出了《苍天在上》《大雪无痕》等颇有影响的剧本,我很希望父亲也能为我写一个剧本,再利用他的影响力为我寻找投资方。我委婉地暗示过父亲,但每次父亲都这样告诉我:“你是个男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想到别人的父亲想方设法为子女牵线搭桥,而自己的父亲却对我的事业不闻不问,心里有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⑥2001年,我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转机,我导演的电影《寻枪》荣获国际国内10多项大奖。我满以为父亲会表扬我几句,谁知,父亲从电视里看颁奖典礼时,只是淡淡地说:“还行,但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很多。”我回敬了父亲一句:“在你眼里,我永远成不了气候。”因为话不投机,我与父亲吵了起来,很长时间谁也不搭理谁。
⑦2004年9月,就在我执导的电影《可可西里》进行后期制作时,我年仅55岁的姑姑、著名作家陆星儿患癌症在上海去世。这给亲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悲痛,特别是父亲,他从小与姑姑感情很深,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很多。
⑧料理完姑姑的后事,我陪着父亲回至北京,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竞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见父亲头发乱了,我打来热水为他洗头发。这一平常举动,竟让父亲老泪纵横:“孩子,从小到大爸爸对你很严厉,你也许觉得爸爸很冷酷,但爸爸从来都把你的每一步成长放在心里。溺爱和纵容孩子,是一个父亲最大的失职……”
⑨父亲的话让我的眼睛湿润了。母亲告诉我:“你在青藏高原拍摄《可可西里》时,你爸爸听说你患上了严重的高原病,累得吐血,因担心你,整夜睡不着,一说起你就泪流满面。”原来父爱一直伴随着我,只是父亲的爱含蓄而深沉,用心良苦。当读懂父爱时,我已经30多岁了。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我”读懂父爱的心路历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品味第①段画线句“淡淡的隔阂像薄纱一样,将我和父亲的心灵分隔在两个世界”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再看父亲,那个威严、冷酷的男人竞那么瘦弱无助,我内心五味杂陈”一句中“五味杂陈”的心理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第⑧自然段中父亲说他从不“溺爱和纵容孩子”,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认为文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位父亲?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秦文君的《 从心底开出的花》,回答问题
我喜欢书店,常去书店转,于是就有了忧虑。眼下的儿童文学仿佛处在变浅变轻的的风潮里,书名眼花缭乱,富于游戏意味,有时拿过一本读读,会发现有的作品缺乏分量,作家之间也缺少足够的差异,风格太近,“面孔”差不多。儿童文学的门槛似乎在放低,莫非儿童文学创作进入了“游戏时代”?
恰恰相反,儿童文学作品不能浅得缺乏文学的自重。儿童文学可以是浅的,但又必须是深的,可以是轻的,但又必须厚重。因为儿童文学首先是文学,人文高度很重要,儿童文学要提供文学的精神,使读者在好的艺术表达中得到快乐和升华,通过意味隽永的故事、人物、描述等让读者获得共鸣,以及内心深处的触动。
儿童文学多一些童趣当然好,可是那并非一味走浅、变轻,因为文学要富于艺术灵性,具备人间的冷暖、人类的道义和情感,它的职能是用艺术之美来感动儿童。儿童文学里有单纯、诙谐、幽默的东西,无疑是好事,可是幽默并不等于浅薄。幽默作品的“重”,是蕴涵其中的开朗、通达、本真。高级的诙谐幽默的背后,是有智慧和真诚支撑的。儿童文学的“重”还在于对于社会有一种妙不可言的净化功能,它描绘人类最初的模样,留下人类的天性之美。大气的儿童文学作品首先必须是人类心底开出的花。儿童文学比成人文学要轻灵一点,但这并不简单,而是需要看透一些厚重的东西,把它们羽化为轻灵的东西来描述。
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大人和小孩所能共读的,小孩读了有小孩的想法,大人读了有大人的感悟。孩子们对一个作品感兴趣的时候,首先是认为有趣。按照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快乐应该是很容易的。如果说孩子的笑声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奖赏,我承认这是高兴的事。但是,笑声过后,留下东西才更有意义。这个支撑是重的,就是人类的情感资源、思想资源,这能唤起内心深处的很多触动,这才是文学理想。
作家独特的感悟,永远是文学最美丽的甘露。儿童文学作家也是如此。艺术上有自信,愿冒险,敢突破,写出的作品才有分量。我们不时会有好作品出现,但是商业大潮催生了不少速成的作品,冲击着儿童文学的理性,人文关怀,特别是逻辑的链条也正在断裂。创新和个性的缺失是很大的危害,模仿之作多了,儿童文学的生态就不正常了,浮躁之气,铜臭之气都可能扼杀创造性。而优秀的儿童文学应该是充满创造性的,是人类奥秘的花园,它的艺术源泉在于人类的梦想和艺术个性,是天合之作——我们读大师的作品,有一种非常舒服的内在呼应,而不仅是阅读上的愉快。
年轻一代中立志写精品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把自己托付给了儿童文学,写出了不少有灵气、有活力的作品。我们不应走到浮躁、商业化的写作中去,不妨沉下心来,花5年到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力争创作出代表一代人水准的作品。
文中第1段说“我喜欢书店,常去书店转,于是就有了忧虑”,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作者的“忧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说“儿童文学是可以轻的,但又必须厚重”,请你联系全文,说说“轻”和“重”指的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相关语境,说说下面句中的划线的词能否删去,并简述原因。
儿童文学的门槛似乎在放低,莫非儿童文学创作进入了“游戏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作者看来,儿童文学的生态不正常的原因是什么?怎样做,写出的文学作品才有分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纪双城的《我们身边的碳排放》,回答问题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举办,使“减排”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词汇。中印等国家先后公布了本国的减排计划,一下子把减排这个世界话题拉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衣,“快速时尚”导致浪费。初听上去,减排似乎和衣服关系不大,其实恰恰相反。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从1990年到2005年,全球纺织品产量从4000万吨升至6000万吨。其中“快速时尚”趋势对纺织品生产和消费激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衣服便宜了,消费者穿过几次就丢掉。但便宜衣服通常以人造材料制成,它们由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超过天然织物。
此外,“快速时尚”还带来了另一个环境成本:清洗这些衣物所消耗的能量。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每洗一次衣服会间接排放2公斤二氧化碳。
食,少吃牛肉少喝咖啡。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18%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肉类排气。而在肉类消费中,牛产生的温室气体又是最多的,每生产1公斤牛肉相当于向大气排放3. 6--6.8公斤二氧化碳。但在“食”这个话题中,不吃或少吃肉并非减排的全部。《新科学家》说,要尽量减少碳排放,很多欧洲人的生活习惯需要改变。以咖啡为例,每制造一杯过滤式黑咖啡,就会排放125克二氧化碳,其中2/3来自于生产过程,其余来自酿造。
住,盖节能房用再生纸。在寒冷的冬季,建筑取暖系统无疑将消耗大量能源。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未来3年北爱尔兰将建造50多套社会福利房,它们的节能效率超出平均水平75%。在“住”的领域要减少碳排放,不仅包括房屋设计,房间里的各种设备也同样重要。例如冬季时将空调温度调低2度,夏季调高2度,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0公斤;把家中常使用的灯换成节能灯,每年能少排放二氧化碳136公斤;甚至连卫生纸也有讲究,《新科学家》提倡用loo%再生纸做的卫生纸,“尽管它用起来没那么舒服,但每吨再生纤维可减少1. 5--2吨的;氧化碳排放”。
行,绿色交通和碳足迹。二氧化碳的另一大来源是交通。在欧洲,交通对能源消耗占到整体能源消耗量的20%--30%。减少出行带来的碳排放,第一步就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文章为什么说“快速时尚”导致浪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中多次提到了“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文章后,你准备怎样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为构建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说说你会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采取哪些“减排”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题目。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由于长期疏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涩。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的感受。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A)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感动。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美丽的大自然。”
只是几个字而已,美术老师却很欣赏地说:“说得好!莫奈的画,总是善于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她轻轻地按了按我的肩膀:“你挺有悟性的。这幅画,藏于法国奥赛博物馆,希望有一天,你能去亲眼看一看。”我愣住了,确定这句话是专门说给我听的!我定定地看着老师走向讲台的背影,满心的喜悦里夹杂一丝疑虑,“老师说我挺有悟性的!老师真的是这么说的!可老师这是在鼓励后进生吗?也许……”
接下来欣赏的是莫奈的《干草垛》。我凝视着这幅画,用心感受着画意。我敢说,我从未这么专心地上过课!老师先请后排一位同学谈观感,那同学只说画面太单调了。老师微笑地点评:“莫奈画的虽只是干草垛,却巧妙地描绘了光与色带给人的视觉印象。斜射的阳光下,淡橙的天空,橙紫的远山,橙绿的树林,橙黄的干草垛……阳光在跃动,色彩在变幻。画面虽简单,却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我聚精会神地听着,默默地将老师的讲析与自己的观画印象一一对照。我发现,自己的观画印象竟然与老师的讲析大致吻合,只是我的感受稍显稚嫩。这一发现,让我惊喜万分!
那个周末,烈日流火。我兴冲冲地跑到艺术品商店,买了一幅带画框的《睡莲》。虽只是临摹画,我的喜悦却是那样真实而强烈。
我告诉父亲,这是美术学科的参考资料。(B)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我还一遍遍地为自己勾画未来的蓝图。越来越多的人真诚地用“阳光”、“自信”、“上进”这些词来形容我。
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流下了热泪!
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
答:
第二自然段写道“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我对自己的认识”前后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答:
文末写道“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流下了热泪”。请展开想像,用第一人称描写“我”那时的心理活动。
答:
请在文中A、B两处画线句中选择一句加以赏析。
答:
许多人认为“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作者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对此,你有何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你的成长感悟谈谈。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