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要使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当它们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_(填“缩小” 、“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2)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______ ____(填“远离”或“靠近”) 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 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
(1)电流表应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 点.
(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原因是 ;在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
(3)表是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① .② .改进建议: .
A点电流IA |
B点电流IB |
C点电流IC |
0.16A |
0.16A |
0.32A |
了四条合金电阻线,a、b、c的长度均是lm,d的长度是0.5m;a、b、d的横截面积相同,c的横截面积比a、b的小;a、c是镍铬合金线,b、d是锰铜合金线.
(1)依次把M、N跟b和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 示数,分析比较b、d两根合金线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的关系,其结论是: .
(2)类似步骤(1),依次把M、N跟 的两端连接,可探究电阻跟材料的关系.
(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用到,称为控制变量法.试根据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一个用这种方法研究的例子: .
毛刚同学按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
A1示数(A) |
A2示数(A) |
V1示数(V) |
V2示数(V) |
V示数(V) |
|
0.5 |
O.5 |
7.5 |
4.5 |
12 |
(1)由图可知L1、L2连接方式是 ;
(2)由表中的实验数据中A1、A2的示数可得出结论 ;
(3)由表中的实验数据V1、V2、V3的示数可得出结论 .
小明猜想“液体的密度ρ越大,其比热容C也越大”.他查到了一些液体的密度值如表.由于不知表中各种液体之间比热容的大小关系,需要用实验方法得到.
物质 |
密度ρ/kg•m﹣3 |
物质 |
密度ρ/kg•m﹣3 |
水 |
1.0×103 |
柴油 |
0.8×103 |
煤油 |
0.8×103 |
汽油 |
0.71×103 |
植物油 |
0.9×103 |
酒精 |
0.8×103 |
实验器材:
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温度计、细线、火柴、烧杯、秒表、天平和砝码(以上每一种器材数量足够、规格相同);火焰相同的酒精灯若干;密度表中所给出的各种液体足量.实验中,小明选取的三种液体分别是煤油、植物油和水.
(1)请完成以下实验要求:
a.实验原理是: .
b.实验中你准备测量 来间接知道液体的比热容大小.
c.实验中要控制的变量是:液体的质量和 .
d.实验中,要调整烧杯底部与酒精灯火焰的距离,使烧杯在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热量都 .
(2)如果测量的结果与小明的猜想相矛盾,则测出的三个物理量大小关系会有很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 .
(3)如果小明选取煤油、酒精和水这三种液体做实验,会存在的问题有 (写出一点即可).
某同学在探究“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的熔化特点,用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制得质量相等的纯冰、淡盐冰、浓盐冰,在相同加热条件下测得三者的温度变化,并得到三组温度变化表格(纯冰对应①,淡盐冰时应②、浓盐冰对应③).
时间/min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温度①/℃ |
﹣15 |
﹣10 |
﹣5 |
0 |
0 |
0 |
0 |
温度②/℃ |
﹣15 |
﹣9 |
﹣3 |
﹣3 |
3 |
﹣3 |
﹣3 |
温度③/℃ |
﹣15 |
﹣5 |
﹣5 |
﹣5 |
﹣5 |
﹣5 |
﹣5 |
(1)请在图1中画出①所对应的温度﹣时间的曲线图.
(2)表格中有一处温度值明显错误,错误的数值是 ℃.
(3)如图2所示,按正确的读数方法结果应该是 ℃,若仰视读数,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
(4)从表格的数据中看出无论是纯冰还是淡盐冰,浓盐冰都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25min时①对应 状态.
(5)由表中数据可知,含盐浓度越高的冰,熔化前升温越 (选填“快”、“慢”),并能在更 (选填“高”、“低”)温度下熔化.请举一生活中应用的事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