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可用如下反应:
CH4(g)+2NO2(g)N2(g)+CO2(g)+2H2O(g) ΔH=a kJ/mol
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 molCH4和1.2 molNO2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温度 |
时间/min n/mol |
0 |
10 |
20 |
40 |
50 |
T1 |
n(CH4) |
0.50 |
0.35 |
0.25 |
0.10 |
0.10 |
T2 |
n(CH4) |
0.50 |
0.30 |
0.18 |
…… |
0.15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 min内,T1时υ(CH4)比T2时小
B.温度:T1<T2
C.ΔH:a<0
D.平衡常数:K(T1) <K(T2)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
B.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
C.X与Y元素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分别溶于水后溶液pH<7 |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
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
烃类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的结合方式是
A.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 | B.通过非极性键 |
C.通过两个共价键 | D.通过离子键和共价键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量HI溶液加入到Fe(NO3)3溶液中:2Fe3++2I-=2Fe2++I2 |
B.含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HNO3三种溶液混合:Mg2++2OH-=Mg(OH)2↓ |
C.CaCO3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Ca2++2CH3COO-+CO2↑+H2O |
D.向海带灰浸出液中加入硫酸、双氧水:2I-+H2O2=2OH-+I2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将1 mol N2和3 mol H2混合,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6 NA |
B.1.5 mol N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5 NA |
C.6.4 g由S2、S4、S8组成的混合物含硫原子数为0.2 NA |
D.常温常压下,11.2 L Cl2含氯原子数为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