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
弹力F/N |
0.5 |
1.0 |
1.5 |
2.0 |
2.5 |
弹簧的伸长量x/cm |
2.6 |
5.0 |
6.8 |
9.8 |
12.4 |
(1)请你在图中的坐标线上作出F-x图象.
(2)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x用m作单位)
(3)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相邻两条亮纹间的距离用带有螺旋测微器的测量头(如图(乙)所示)测出.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亮纹中心对齐,将该亮纹定为第1条亮纹,此时手轮上的示数为0.070 mm,然后同方向转动测量头,使分划板中心刻线与第6条亮纹中心对齐,如图12—6(乙)所示,此时手轮上的示数为mm已知双缝的距离为d=O.400 mm,测得双缝到毛玻璃屏的距离为L=O.600 m,求得相邻亮纹的间距为△x,写出计算被测量波长的表达式λ=,并算出其波长λ=m.
某同学通过实验对平抛运动进行研究,他在竖直墙上记录了抛物线轨迹的一部分,如图所示.O点不是抛出点,x轴沿水平方向,由图中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是m/s,抛出点的坐标x=m, y=m (g取10m/s2)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打点纸带,在纸带后段每两个计时间隔取一个计数点,依次为1、2、3、4、5、6、7,测量各计数点到第一个打点的距离h,并正确求出打相应点时的速度v.各计数点对应的数据见下表:
计数点 |
1 |
2 |
3 |
4 |
5 |
6 |
7 |
h(m) |
0.124 |
0.194 |
0.279 |
0.380 |
0.497 |
0.630 |
0.777 |
v(m/s) |
1.94 |
2.33 |
2.73 |
3.13 |
3.50 |
||
v2(m2/s2) |
3.76 |
5.43 |
7.45 |
9.80 |
12.3 |
(1)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v2—h图线;
(2)由图线可知,重锺下落的加速度g′=▲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根据作出的图线,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重锺机械能守恒的依据是▲.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第六个点下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长为14.56cm、CD长为11.15cm,DE长为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大小为________m/s2,AB的距离应为______cm。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锤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记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长度单位是cm,g取9.8m/s2。求: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记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
(2)从点O到打下记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ΔEP=,动能的增加量ΔEK=但实验中总存在误差,其原因是。(取3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