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下列反应:
2N2O5(g)4NO2(g)+ O2(g) △H >0 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为:
t/s |
0 |
500 |
1000 |
1500 |
c(N2O5)mol/L |
5.00 |
3.52 |
2.50 |
2.5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500s内N2O5分解速率为2.96×10—3 mol/(L· s)
B.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 =125(mol/L)3,1000s时转化率为50%
C.T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1,T3温度下的平衡常数为K3,若T1 >T3,则K1> K3
D.其他条件不变时,T2温度下反应到1000s时测得N2O5(g)浓度为2.98 mol/L,则T1 <T2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阿伏加德罗 |
B.元素周期表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C.现常见的元素周期表有七个横行,分为七个周期,有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 |
D.每一周期都是从金属元素开始,非金属元素结束 |
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 |
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 |
C.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 |
D.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 ![]() |
有5种单核粒子,它们分别是(“□”内元素符号未写出),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
A.2种 | B.3种 | C.4种 | D.5种 |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不论二者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则完全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的H2O的质量不变的是
A.C2H2 C6H6 | B.C2H6 C3H6 |
C.C2H4 C3H4 | D.C2H4 C2H5OH |
制取纯净的一氯乙烷的最佳方法是
A.乙烷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 |
B.乙烯和氯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
C.乙炔与氯化氢加成后再加氢 |
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