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溶液X中持续通入气体Y,不会产生“浑浊―→澄清”现象的是
A.X:氢氧化钡溶液Y:二氧化碳 | B.X:硝酸银溶液Y:氨气 |
C.X:漂白粉溶液Y:二氧化硫 | D.X:偏铝酸钠溶液Y:二氧化氮 |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①做焰色实验的铂丝要用稀硫酸洗
②盛放碱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③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④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是:向容量瓶中加水,塞好瓶塞,将容量瓶倒过来,若不漏水,将瓶塞旋转180°,再倒过来,看是否漏水
⑤中和滴定中用的锥形瓶不能用所装待测液润洗
⑥使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酸碱性时,先把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量
⑦测中和热时用来搅拌的是环形玻璃搅拌棒,不能用金属搅拌棒
⑧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器壁缓缓倒人浓硫酸中
A.①③④⑥⑧ | B.①④⑤⑥⑦ | C.②③④⑤⑦ | D.②③⑤⑥⑧ |
在一定条件下,RO3-与R-发生如下反应:RO3-+ 5R-+ 6H+ =3R2+3H2O。下列关于R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R位于VA族 | B.R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是强酸 |
C.RO3-中的R只能被还原 | D.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
操作 |
|
A |
鉴别乙酸乙酯和乙酸 |
分别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 |
B |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 |
分别加入少量金属钠 |
C |
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 |
分别加入浓硝酸 |
D |
比较碘在水和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 |
向碘水中加入CCl4,振荡 |
用式量为43的烷基取代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所得芳香烃产物的数目为( )
A.3种 | B.4种 | C.5种 | D.6种 |
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