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往往凭借历算、地理、火炮等知识,作为传教的手段,主要是利用当时中国士大夫的( )
A.程朱理学 | B.阳明心学 |
C.经世致用之学 | D.考据学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往往带有宗教色彩:隋唐时期的绘画,山水、花鸟成为主题,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宋朝绘画中,表现人民生活的世俗场景大量出现。这些变化说明了
A.外来文化的中国化 | B.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
C.中外文化的交融性 | D.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
下列材料中不能直接相互印证的是()
A.“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行”与“昼观日,夜观星,晦观针” |
B.天水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与《天工开物》中的造纸工序示意图 |
C.雕版印刷术与《金刚经》卷子 |
D.“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与“李杜诗篇万口传” |
古希腊哲学家朗吉弩斯的著作《论崇高》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天之生人,不是要我们做卑鄙下流的动物,它带我们到生活中来,到包罗万象的宇宙中来,要我们做万物的观光者,所以它一开始便在我们心灵中植下一种热情——对一切伟大的,比我们更神圣的事物的渴望。”这段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强调发展个性,追求民生平等 |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性至上 |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 | D.要求自由平等,反对神学世界观 |
“人应当知道什么?人应当做什么?人可以希望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研究人类理性加以判断。”下列哪两位思想家在上述命题的研究上接近。
A.伏尔泰和卢梭 | B.孟德斯鸠和卢梭 |
C.苏格拉底和康德 | D.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
唐人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材料说明获取史料的有效途径有:①文学记载侧面反映②考古发掘③史书记载④民间传说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