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 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 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该诗反映了中国早期哪两种社会制度①内服制度②外服制度③分封制④宗法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历史典故“问鼎中原”中的“鼎”,反映了周期礼制的严格,周礼主要是为了

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维护宗法制
C.确保等级制度的划分 D.防止诸侯争霸

《荀子》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此事最能说明:

A.分封制在周初扩展了西周疆域 B.周公是分封制的开创者
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周公代周天子处理政事

春秋时期,“礼乐崩坏”。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
A各国普遍进行改革 B“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D奴隶起义频繁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材料中评价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皇帝制 D.行省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