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最典型的共和国,它甚至被称作‘共和国之祖国’(梁启超语)……其影响之深远,已让许多历史悠久的大国望尘莫及。”他评价的是( )
A.德国 | B.中华民国 |
C.美国 | D.法国 |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重利轻义”,商人总是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主要是因为商人
A.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专制构成威胁 | B.不重修养,文化浅薄 |
C.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 | D.忙于经商,行为粗疏 |
清初“经世致用”学说的倡导者唐甄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天下之主在君,君之主在心。”上述主张最能说明
A.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 B.对专制制度的批判超越了时代 |
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明君治国 | D.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
《朱子语类》道:“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封建道德 | B.阐述自然本心 |
C.主张君权神授 | D.规范人际关系 |
中国传统文化中注重个人修养、追求人格完善的美德在春秋战国时形成,宋明时期这一思想进一步强化。下列不能反映这一传统美德的是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
C.朱熹倡导:“忠、孝、廉、节” | D.“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
唐太宗晚年在回顾自己治国经验时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 “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请你判断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体现了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A.儒家、法家 | B.法家、道家 |
C.墨家、儒家 | D.儒家、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