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构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构就是议会。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英国“光荣革命”开创了议会制 |
| B.法国总统任命内阁需经众议院同意 |
| C.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议会负责 |
| D.德意志帝国议会掌握完整的立法权 |
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
|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
|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
|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
|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
《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 |
| 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
| 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 |
| 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 |
16世纪末,西班牙人门多萨在《中华大帝国史》中写道:“皇帝极想成为他的帝国及其臣民的主人,国家如此之大,省份又如此之多,因此没有皇帝和内阁的同意,巡抚、总督和法官不准处死任何人。”材料主要反映了 ( )
| A.元朝统治的疆域十分辽阔 |
| B.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
| C.明朝皇帝和官员依法办事 |
| D.清朝皇权专制的进一步加强 |
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
①中外朝制度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 ③二府三司制④元朝的一省制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 C.①②③④ | D.②③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文中的□□□应是()
| A.郡县制 | B.行省制 | C.军机处 | D.分封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