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等温线分布图和海南岛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近期,国家决定将海南岛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确定了海南岛的六大战略定位,即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实验区、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服务基地和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为海南岛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比较昆明和台北冬季温度差异大的主要原因。
(2)与山东省相比,海南岛的气候更有利于蔬菜生产,从气候方面说出其优势有哪些。海南岛成为了我国冬季的“菜篮子”,其冬季蔬菜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是什么?
(3)近50年来洞庭湖面积大幅度减小,说明其减小的可能的人为原因。
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2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
(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_______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图中画出城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B两处的河谷形态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河口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请简析其原因。
右图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
(1)图中字母A、B、C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2)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地域分异规律,它的产生主要受条件不同的影响。
(3)导致同纬度的A、D地区植被类型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A.土壤 B.地形 C.太阳辐射 D.洋流
(4)简述图中本格拉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度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1月11日在波兰华沙召开,为期两周的华沙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核心议题依然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核心议题是落实来自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中国政府早在2009年就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大会上中方表示,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谈判进展如何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材料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及部分国家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图
(1)描述近现代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为什么在大气环境保护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
(3)请你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出合理措施。
(10分)读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a地相比,b地冬季降水有什么特点?并简述其原因。(3分)
(2)试分析乙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3分)
(3乙国的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其主要原因。(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