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宜业城市,观市民生活变迁,感受党的群众路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上又有新思路:加强我市与外部城市的交通连接,促进城市内部交通循环的优化,每个乡镇要建成特色产业园区,加强试点工程全区推广,全市规划建设重点片区,完善提升重点道路,集中突破重点工程,加快提升城市的辐射力。
(1)运用辩证法知识,分析我市发展思路坚持了哪些方法论原则
材料二:居民缴纳电费的方式不断变化。最初居民只有直接去供电营业窗口缴费一种途径,后来出现了银行卡缴费、ATM机自助缴费,如今电力公司正在力推网络缴费、微信缴费,动动手指即可缴纳电费,便民又环保。虽然当前还有很多市民不擅长甚至排斥新兴的缴费方式,但我们坚信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新兴缴费方式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
(2)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
材料三:《中国好声音》栏目的推出又为老百姓的生活增加了一道音乐经典餐,它是某省卫视花巨资从欧美引进全套节目知识产权和设备,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和社交网络媒体,并利用合理、系统的创新机制进行了中国化改造。大胆的创意,新奇的构想,“腕”级的评委,严谨的管理,亲民的视角,牢牢锁住了观众的眼球。
(3)透视《中国好声音》音乐评论节目的成功,有人感慨地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应归功于欧美节日的成功模式”请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材料四:党深深关切群众的需求。时值年终岁末,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到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关键阶段。越是这个时候越要防止各种形式的“偷工减料”, 因为一点点松懈的心理,一点点麻木的行为,都可能成为毁掉千里之堤的“蚁穴”。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紧紧抓住最后冲刺的机会,做出科学合理安排,确保取得决定性成果。
(4)“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有一点点松懈,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抓紧抓实抓好”,是如何体现量变与质变的有关知识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18个字道出了2012年经济工作的六大目标任务。
请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实现2012年六大目标任务过程中,政府应发挥怎样的职能?
运用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的知识,对网友“我的微博我作主”的观点加以评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9月1日,商讨利比亚政治过渡和经济重建的“利比亚之友”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中国政府就利比亚政治过渡和经济重建提出了4点主张:要尽快恢复利比亚局势稳定,这符合利比亚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开启包容性政治过渡进程,最大限度地维护利比亚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国际社会应尊重利比亚主权、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由利比亚人民自主决定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要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战后安排中发挥主导作用
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我国政府关于利比亚问题提出4点主张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面临着以下问题:受金融危机影响,失业率上升;10%最高收入家庭财产总额是10%最低收入家庭的30倍;多家化工企业严重污染环境,市民怨声载道;刑事案件时有发生,社会秩序不稳定。该市政府坚持“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该市政府针对上述问题在网上公开征集市民意见,开展“市民论坛”活动,问计于民。
(1)该市政府问计于民的做法,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
(2)假如你被选为“市民论坛”代表,结合政府职能就该市面临的问题提出建议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依据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