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依据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农民王某,一家五口人,1976年全家收入300元左右,全家住两间土屋,从生产队里分的口粮仅够吃十个月,家中值钱的大件只有一台收音机、一台缝纫机。现在,他家年收入粮食4000公斤,还养了猪、牛、羊等;一个儿子上大学,年收入1.8万元,盖了一座三层小楼,家中彩电、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还安装了电话。
(1)王某一家的家庭消费在改革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在当前情况下,王某一家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
近年来,我国按照“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1)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哪些方面?
(3)分析说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原因。
上海市某服装厂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该厂的成功经验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试分析这一成功经验的正确性。
2009年4月,江苏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6%,比3月回落0.1个百分点。4月份,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仍在,但肉、蛋、油、菜价格普遍下跌。猪肉价格延续3月的跌势,环比下跌1.8%, 连续两个月累计下跌5.2%。在猪肉的带动下,4月份牛肉、羊肉价格分别下跌2.9%和1.3%。
(1)江苏省居民消费价格上涨会对生产带来什么影响?为什么?
(2)猪肉价格下跌为什么会带动牛肉、羊肉价格下跌?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结合材料,简要说明科学发展观是怎样体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