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不可否认,“黄金周”仍在扮演着“经济增长点”的角色。 但是,翻看近几年来的“黄金周”新闻,冷静思考“黄金周”的历程,从备受追捧到饱受争议,从运动式的旅游方式到给社会造成的供给压力,从服务质量下降而造成的大量投诉,从旅游业的盲目过度开发到对资源的破坏,“黄金周”遭遇的尴尬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材料二:全国假日办于11月27日在人民网等网站公布三套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方案,并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截至29日上午10时,有54.94% 网友表示对三套方案都不满意,换汤不换药,集中在“调不调休,挪不挪假”不尽如人意。大多数网友认为一套成熟的节假日调休方案不应简单以“三选一”的方式来进行定夺,而应以科学的调查将三种方案中的优势“强强联合”,从而形成最优方案。我们期待将民意融入最终方案之中,而不要让“三选一”变成“三缺一”。
(1)请就材料一从“生活与消费”的角度,回答还有哪些措施比“假日经济”模式更能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2)结合材料二,请从《政治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让“民调”真正符合民意,避免“三选一”变成“三缺一”。
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安排,中央电视台陆续派出多名记者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将“走下去”“沉下来”,用心灵倾听百姓心声、用双脚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为观众奉献接着基层“地气”的、带着记者情感体温的新闻报道。
请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12分)
请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9分)
请简述政府行使权力接受监督有什么重要意义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民主自由权利。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中有工人、 农民、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归国华侨等。会务费用由政府支出。
根据上述事实,应怎样认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9分)
上学、就医、养老、住房、就业、交通、治安问题,与百姓息息相关,也是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为人民说话”现如今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2015年“两会”期间,在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特点。有关“三农”、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成为代表议论的焦点。
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谈一谈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人民说话”?